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剑指汉城-21(1 / 2)

不停地苦战厮杀中,面对着四面八方、居高临下冲杀过来的倭军,唐卫轩也终于见识到了李如松这支千人亲卫军的实力。单从表面看,就让人感觉大不一样:纵是身处重围之中,大多数亲卫军老兵们依然保持着相当的镇定,似乎早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情况,攻守之间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而相对缺乏这样实战经验的年轻锦衣卫们,虽然受之前一直的鼓舞,士气依旧高昂,但仔细看去,大多数人那恍惚不定的目光中,都缺少一份坚定和从容。

因为山谷中地形相对狭窄,明军难以展开阵型,发挥骑兵的冲锋优势,不少明军骑兵只得下马步战。而倭军铁炮队们则利用地形,居高临下不断向明军射击,给苦战中的明军雪上加霜。

随着厮杀的持续,在这雨雪交加的天气里,落在地上的雨雪化解后,使得本就崎岖不平的道路变得更加泥泞不堪,让明军的行动颇为受限。但与此同时,倭军的不少铁炮也在被雨雪淋湿、受潮之后,难以发挥作用。加上山谷里不少明军和倭军早已经交叉在一处,陷入一片混战,准度不高的铁炮已经很难准确杀伤激战中的明军。往往十发铁炮发射出去,三发落空,四发击中明军,而最后三发则误击中了倭军……因此,不少铁炮兵也干脆弃了铁炮,拔出佩刀,直接冲入了山谷,怪叫着加入到了混战之中。

即便是身陷这样的苦战,李如松的亲卫军反倒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临场应变能力。受战场所限,大队的亲卫军除了要护卫李如松的一支人马,和手持三眼火铳、留作预备队的二、三百人外,其余亲卫军则在各自百总、什长、伍长的分别率领下,化为一个个小的作战团队,在中间一人的指挥下,同进共退。

如紧靠在锦衣卫旁的这五名亲卫军,虽然只有五个人,中间的伍长一声令下,三、四把弯刀、长枪就同时攻向了一个敌军,纵是对方身手了得,只要被抓住了破绽,三、四个兵刃同时或刺或劈或砍过来,架住、躲开了一个,也很难全部挡住,瞬间就命丧这几个亲卫军的刀下。正待一旁的其他倭军准备来夹攻之时,那个伍长又是一声令下,五个人几乎同时又收回了进攻的动作,再次转为固守的阵势,相互配合、掩护着,同时抵御住几面的敌人。

相比之下,五十余名锦衣卫在唐卫轩的指挥下,一开始阵势还排得有板有眼,但是交战厮杀了也就一炷香时间,阵型就乱了套。要么只能原地固守、被动防御。要么一旦主动进攻,立刻就会出现破绽,阵型被拉扯得越来越不像样,最终只能陷入一片毫无章法的混战。

眼看一旁的那五个亲卫军已经合力杀伤了至少四、五个倭军,基本等同于己方的人数,且己方只有一人受了轻伤;而自己所率的锦衣卫,一共五十个人,杀伤敌军不过十余个,还为此死伤了七、八个弟兄。两相对比下,就连对锦衣卫身份一向引以为豪的程本举,也阴着个脸:平时吹牛是一回事,真刀真枪的战场上,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些锦衣卫战力还是有限,和一旁那些李如松的亲卫军比起来,实在是有愧天子亲军的名号。

混战之中,锦衣卫也渐渐有些不支,已经有十来个锦衣卫校尉血溅当场。唐卫轩见状,也准备亲自上前,稳住阵脚。一时照顾不上行军袋中正在朝着四周敌人“汪汪”狂吠的春山,见一旁随军而来的孙世禄也一时无法持刀上阵,唐卫轩只好暂把春山交到孙世禄的手上,自己亲自拔出腰间的绣春刀,冲到最前线,用凌厉的刀锋,带领指挥锦衣卫校尉们,对倭军展开一波反攻。

而此时,明军中减员最严重的,则是查大受当初率领的那最后两千明军铁骑。经过方才在砺石岭上数个时辰的血战,本就有了与倭军同归于尽的觉悟。虽然得到救援后一时又升起了求生之念,但事到如今,不仅再次被围困在这远不如砺石岭那样适于坚守的绝地,还“连累”了全军主帅李如松亲临险地,其个人的生死和数万东征大军的成败均悬于一线。不少查大受所部将士更是舍命相搏,宁愿用一命换一命的方式与倭军拼个鱼死网破,也要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护卫主帅突出重围。因此,急躁之中,虽然也震慑住了不少倭军进攻的脚步,但同时也蒙受了巨大的伤亡。

就这样,两军在山谷之中足足厮杀了近一个时辰,虽然厮杀声依然没有减弱的势头,但是毕竟人数居于劣势,久战而不能突围的明军越来越疲惫不堪,遍地的泥淖更使得战马举步维艰。三千明军就这样陷入苦战,厮杀半响,却依然无法有多少进展,只能勉强支撑着。

胶着之下,明军中越来越多的中高级将领也直接拔刀加入了战斗,身在李如松近旁,本也肩负着护卫主将之责的锦衣卫,也已渐渐自顾不暇。刀光剑影中,已抽刀连续斩杀数个倭兵的唐卫轩,甚至也已经快看不到李如松的身影了。只见李若松所在的那个方向模模糊糊,人影晃动,还未待分清那些人究竟是敌是友,立刻又有大量的倭军扑到了面前,只好转身继续迎战。转头看看身旁的锦衣卫校尉们,也只剩下二十来个身影,其余的不是已经倒在了冰冷的地面上,就是已经被完全冲散,不知所踪,生死未卜。仅剩的这二十余人也是个个满眼透着杀气,在这浸满血腥气的山谷之中,满目狰狞、几近癫狂地挥动着手中的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