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八十三章 二十年大计中(1 / 2)

["涞阳塞外十余里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聚落,可能这处聚落的岁数与涞阳塞不差多少。这是一座燕赵商旅修建的聚落,更像是坞堡,用以与胡狄贸易。

聚落傍山依水,其中岗哨皆是商队护卫充任。

宋武背着背篓,身上裹着半路抢来的豹皮,昂首阔步,漫步在聚落仅有的两条街道上,左右观察着。除了大型攻城器械以及竹简外,这里几乎什么都卖。

前来贸易的胡狄商旅走在街道上,给宋武感觉就是这些人弯着腰,腰背无法挺直。就连不时的买卖交谈声中,无有敢大声说话的胡狄。

突然一声口哨传来,宋武微微侧头循声去看,见临街搭设的酒庐下一名蓝色衣袍,外罩半身铁甲的燕军军士朝他挥手,神情颇有些不耐烦:“嗨!胡儿过来!”

燕地口音与中原一带差异较大,宋武还是听明白了这燕军的意思。

他驻步,转身右手举起从背篓中抽出商阙,剑指燕军,怒而瞪目:“谁是胡儿?”

燕军诧异之际,宋武迅猛间踏前五步,剑尖抵在燕军咽喉,宋武一字一顿:“我乃黄帝之后,商汤血裔,宋康王之孙!再以胡儿之语辱我,杀!不仅要杀,我还要通告燕王,诛族于你!”

堂堂殷商贵胄,竟然被误认为胡狄,这侮辱实在是大,不仅是骂宋武杂种贱种,连着殷商子姓上上下下都给骂了进去,更否认了殷商王族的正统性。

若殷商王族的正统性有疑问,那继承殷商王族的姬周王族岂不是也不正统?就凭这一点,宋武当着燕王的面杀他燕国的兵,燕王也无话可说!

这燕军军士明显醉酒,咽喉被剑尖抵着,扬着下巴斜眼上下打量宋武,醉态骄蛮,不知是不怕事,还是不怕死:“不是胡狄,为何披毛散发?又不着华夏衣冠,说你是胡儿,何错?”

卖酒的妇女提着菜刀出来,听宋武言语不似粗鄙胡狄,就大大咧咧握着菜刀来到宋武身侧:“这位公子还请见谅,这位是鲜于将军庶子鲜于戈。因家中变故……”

酒妇欲要调解冲突,她一开口,宋武就收剑,皱眉喝问:“鲜于氏?可是朝鲜于地出身?”

鲜于戈一怔,愣愣看着恼怒的宋武,不明白这个胡儿哪来的愤怒,不是那种有仇的愤怒,是……类似于父亲的愤怒?

纣王子受即位不久,身为伯父的箕子见他开始使用象牙筷子,就叹息道:“用了象牙筷,就要用玉杯来配,然后就会追求其他的珍奇物品,这就是奢华享乐的开端呀!国君一讲究享乐,国家怎么能搞得好呢!”

后来纣王果然越来越自以为是,箕子多次进谏,纣王听得不耐烦,干脆把他关起来了。周武王灭商以后,放出箕子,并向他请教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拥护,箕子认为应当施行仁政,用安抚的手段来争取民心。

武王要封箕子为官,但是箕子不愿做周的臣子,就出走辽东,建立朝鲜国。

箕子的子孙中有个叫子仲的,有封地在于邑,他将国名“鲜”字和封邑名“于”字合成“鲜于”二字,称鲜于氏。

鲜于戈,在祭祖时可以以鲜于戈之名祭祀开宗的子仲(鲜于仲);如果祭祀大宗,那鲜于戈就要以子戈之名来祭祀历代先祖,如商汤,乃至是黄帝。

见鲜于戈默认,宋武将商阙插回背篓中,抬手就是一巴掌抽出去。

一声脆响,鲜于戈被抽翻在地,引得周围酒客瞩目,已有人手按剑柄,若胡狄打扮的宋武想杀华夏之人,这些酒客绝无束手旁观之理。

醉酒的鲜于戈被一巴掌抽的头晕脑胀,宋武则轻抚抽人的右手手掌,踏前两步盘坐草垫上,侧头看着鲜于戈,正色怒目:“酒色堕人志气,稍遇困阻便饮酒浇愁!枉你还是箕子后人!”

捂着发烫的脸颊,鲜于戈醉眼怒睁:“你又何人!”

宋武拿起木几上的低矮圆肚酒瓮看了看,酒液浑浊,猛地泼向鲜于戈,又看向酒妇:“劳烦取些凉水来,给这不成器的东西醒醒酒。”

很大的谱,酒妇慑于宋武威严,转身就去酒庐中,走了两步才想起来,又停下转身给宋武施礼,宋武则颔首受礼。

箕子对中原各国来说,就是商末三贤,与微子、比干这两个兄弟齐名。然后,箕子在中原人的印象就是建立了箕子朝鲜这东方君子之国。

可对燕地士民而言,箕子是一个伟大的人。若不是箕子带领殷商旧部在辽东开拓基业建立朝鲜,那燕国就别想立足。

燕地,有两个,一个在大梁以北,延津旁边,被称作南燕;而北燕就是如今燕国所在。 没有箕子朝鲜在北边撑住文明的防线,那当初从南燕迁移到北燕,穿过中山国领地的燕国元老们,别说在胡狄环伺的北方立国,能不能自由的活下去、延续子孙都是一个问题。

可以这么说,没有箕子朝鲜,就没有燕国!

燕国建立之后,同为华夏苗裔,文明之邦,燕国与朝鲜之间的交流是极为密切的。比如,很多的朝鲜人喜欢气候更为温润的燕国,纷纷南迁。

结果就是,箕子朝鲜还在那里,可人口却持续性流向燕国,至于燕国上下,充斥着朝鲜移民。比如鲜于氏,就是最为典型的朝鲜宗室南迁入燕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