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076 还敢上前(1 / 2)

东西过多,幸好刘清白走的时候并没把推车弄走,李春山的脚有些坡,但力量有,推着小春树和货物完全没有妨碍。

因为临近过年,来镇上买东西的人着实是多,但又除非买的东西拿不动才会去坐车,所以这一道儿下来,路上皆是三五成群往回赶的村民。

李春妮就是想上手替了李春山,也着实不行,实在是她一个姑娘家推着个推车,不太好看。

看,她哥又瞪她了,让她坐车上去。

李春妮撇撇嘴,才不要坐上去,连个被子都没有,又不活动,还不冻死了。

看看小春树把自己夹在两包袱棉花中间,怀里还抱着一布袋的碎布料子,就知道这感觉真的不太好。

哎,她也是后悔,咋就把破被子卖出去了,好歹道儿上还能挡挡风什么的,失策!失策!

临近村的时候,他们兄妹赶上一波人,大都是三十来岁的妇人,大嗓门子在寒风里不知道叽叽喳喳些什么。

本来他们村来往镇上时很方便的,因为除了村长家的牛车,还有一辆老于头的驴车,可谁都知道老于头的驴老了病了,所以最近回富裕村的牛车自然最近每次都是满当当。

想必这一波是没坐上车,也可能是不想花那个钱。

不过这些妇人手中都或多或少的拿着些东西,此时见李春山推车个车子赶上,皆是自来熟的将手里的东西往上放。

边放边说:“都一个村的帮帮忙,快要累死了。”完全不等李春山回嘴,就径直撂下。

李春妮咧嘴,心想还好只是将东西放上去,没一屁股坐上去真是给面子了。还要多亏了推车的李春山是个坡子,不然这些妇人准得蹭蹭车,哪怕轮流。

然而,遇上一群比较八婆的妇人,注定李春妮兄妹不得安生。

“哎呦,这是棉花呀,呵,这得二十多斤吧,这么大手笔,你家这是发大财了?”

李春妮闭上眼,深呼吸,告诉自己别跟这些女人计较,这里不比现代,随便扒拉开你的包袱看看什么东西,人家不是越权就是热心,对,热心。

这里自我催眠,那边惊叫又起:“哎呦喂,何止棉花,这是雪花棉,上个月我娘家二姨的小女儿出嫁,给置办了床棉被,就是这种雪花棉,六斤重!这棉花比普通的棉花丝儿要长,颜色要白,可贵着呢。”

不怪乎村里人炸乎,实在是包袱里的是二十斤棉花。

这个时代,棉花种植并不普遍,甚至棉花的种植是垄断的,据说是垄断在一些大家族里,平民百姓没有种植方法,也没有种子。

由此而知,棉花的价格自然不便宜,也不是普通人家能用的起的。

季节稍冷点的被子需要“被胎”,而被胎里絮什么东西,往往能看出这一家人的生活水平来。

有钱人往被胎里絮棉花、动物毛绒,没钱人会在秋季去收集些芦花、杨柳絮、茅草之类不值钱的去填充被胎,

当然,一般家庭哪能穷得都用这茅草杨柳絮填充,大都掺和了一些便宜的棉花或者碎布料子。

在农家,出嫁女以能够有一床棉花被胎的被子为荣,春秋双人薄被一般三斤到五斤,冬天的双人被则是六到八斤。

这是出嫁的规格,而平日里添置,一床冬被里能絮上四斤棉花,那都说明家里都是好户了。

因为棉花是论两卖,普通一两就要十文钱,六斤重的被子要花去多半两银子,在陪嫁中可是了不得的了,所以才有妇人拿着她那远方亲戚出嫁被子的重量做话头。

“这是春山吧,好几年不见,长得更壮实了,还记得婶子不,你小时候婶子还给过你窝头呢。”

说着说着就有个妇人挤到李春山身边,相当热情的介绍自己,将当年的窝头比划的和碗口差不多大。

“杏花婶子好”李春山生硬的笑笑,他走时已经记事,家里人大都没有变化,他怎么能想不起来。

“哎!春山还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把婶子记得牢牢的,你家盖砖瓦房子花了不少,还有钱置办这么多,你这棉花不便宜,得三两银子吧?”

“你今儿才回的娘家不知道,昨天他们在河里捞了好多鱼,刚才在集上都听人说了,一条大鱼卖三十文!”

“这大冬天的能捞到鱼?你蒙我呢,那冰老厚了,谁能砸开?”杏花婶子惊得将起了冻疮的手一拍,完全不信,多少年了,没听说腊月能有把冰层砸开的。

“我还蒙你,大家伙都知道,我家的也去凑热闹,捞了两三条里,就是没有春山娃子他们开头捞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