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3 前缘(三)(2 / 3)

不过,那房间里放过它的俊男美女,却在她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青害怕其他所有人,但唯独出了他俩。

从那之后,青青便开始略略留意起这个装满女人的屋子的事情来,尤其它不害怕的那俩。不过人间的事情大抵不过那四样:悲欢离合。那英俊男子起先还常来,而那美女自然是他的欢配。只是某天男子一去不返,美女等不到他回来,就被别的男人从女人屋子里迎了出去。那一天碎彩遍地,锣鼓喧天,整个院子都披上了红妆。女人们围着被装扮一新的新娘子,又是哭、又是笑。这里素来热闹,但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回。但青青趴在柳树上,看着这般盛大的场面,亲眼目送着美人坐上了一个陌生男人的花轿,它内心一阵寒凉。

美人的离去似乎开启了某段衰败的路程,又是许多年华云烟过眼,青青依旧灵动,可眼皮子底下的女人们却逐渐迟暮。男人们不怎么来了,屋里的欢愉越来越少,慢慢的,屋子里就只剩下一个又一个老去的女人,或者对镜顾盼,或者相对枯坐。

青青叹息。不过这一次不是为了无人照顾的花木,以及吃一条少一条的蚯蚓。它这一次是真为了人类而叹息——再美好的筵席,也敌不过残羹冷炙的结局。

最终,秋叶凋零,庭院残破。女人四散,不知所踪。好在这光景并没有像从前那样持续那么久,过了几年而已,又有人想起这方院落了起来。这人带来人,重新整饬,修缮一新。青青这时候对于人类的捣鼓不太关心了,他们爱怎么着怎么着,青青甚至都懒得为他们激动、为他们烦心。可是,但求清净的青青这一次还是被勾起了兴趣,因为它发现这次到来的人似乎不是生人,他身上的气息为什么如此熟悉?

于是,有一天它趁这人在屋内打扫时倒吊在屋檐边看了一眼,正巧这人也抬头看向窗外——一人一蛇就那样看了个对眼。青青内心想的是:他可真长得帅。

而且不是曾经清俊的帅,而是历经风霜、繁华看遍的那种成熟的帅。

这男人居然就是多年前一去不返的那位。

不知道他为什么回来,因为那美丽的女人青青再也没有见过。青青头一次,为了一段无果的姻缘而感到惋惜和悲伤。不过在这男人的身边,青青也没见过其他的女性。这又让它多少感觉到某种安慰。男人回到这个院子里来,是要开坛讲学。这变化可就大了,从前这里满是女人,以后这里全是男人。

果然过不多时,儒子们四方前来,敬呼那男人为夫子、为尊师。院子里重新热闹,诵书之声朗朗,教学之礼绵绵。青青似乎又回到从前在佛寺的大殿外听经文的时光了。但跟寺庙那时有所不同的是,青青再也不是懵里懵懂。她对人类的知识终于有了更为深刻的领会,知道那男子口中讲的是圣人行止和天下大道。青青听得入迷,内心就也慢慢有了思辩。有时候它在心里面自己跟自己争吵,而且统统是在用人类的语言!

青青自己的身上发生了某种深刻的变化,它知道。

然而斗转星移,人世易换——这也是青青从儒生们这里学到的道理——太平的日子过了没几年,动乱就来了。男子应召北上,说是战祸四起,而且这次不仅关乎家国,还关乎天下。男子不得不走,天降大雨,儒生们也随之一片涕零。青青自己也很难过。但令它更难过、也更没想到的是,给男子送行的那天,儒生们之外还站着一个女人!虽然隔得远,但青青还是看见了——那女人,是当年那个美人儿。

虽然已经迟暮,可美人终究是美人。青青不知道这些年来他与她之间发生过什么,但也猜得到一定惊心动魄,也一定缄口难言。男子远去,终究没对女人多说半个字。儒生们待自己尊师走后,反过来对女人群起指责。女人拥伞而立,面对众生所指,始终不发一言。等男子的背影彻底在雨雾中消失,她才慢慢发出一声长叹。

再后来就是真真切切的祸事。刀兵四起,血光映天。儒子们一个不剩,全部被砍掉了脑袋。青青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死亡,浓重的血腥弥漫了空气,流淌的鲜血染红了泥土。甚至连柳树梢上的柳叶也开始泛红。

青青难受极了,它一双红红的眼睛发酸、发胀,非要流出些什么东西不可似的。但它是蛇,悲愤满胸,却也无从发泄。屠杀之后这一带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人迹不至,狐兔出没,荒烟蔓草,暗影幢幢。青青重回孤寂,它领略了天道的残酷,领略了人命的危浅,领略了世事的不值。

它觉得没意思,做蛇没意思,当人也没意思。

青青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并非独自。许多年后,已然倾颓的院落里又来了一个人。这个人青青似乎见过,好像是当年那个女人屋子里的一位顾客。不过一切不复往昔,他到底是谁其实都无所谓。这人孤身而来,在院子里破土开垦,种植粟米和蔬菜,倒是又给青青带来了充足的口粮。天地孤寂,别无亲朋,一人一蛇之间就也不怎么避讳。当然青青第一次在这人眼前现身的时候,他差点扬起锄头一锄子断送掉它的性命。等看清青青是在捕捉蚯蚓时,他停了下来,喃喃说:“是你么?”

他俩成了不可思议的伙伴。他不再害怕青青,反过来青青也不害怕他。人蛇相对无趣的时候,这人就兀自给青青讲故事,也不管它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夏闲的时候,他坐在柳树树荫下面讲。冬天里,他就在屋内生起一团篝火再讲。他一边讲,一边将破屋里的书翻出来,一本一本地投入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