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九十八章 和风(2 / 3)

赵晴若收起了唇畔的笑。杜氏今日的表现与话语,确实看着像因为刘氏一事怕被波及,才特此过来表明诚心的。但是她却还有些疑心。

今日的杜氏一直低着眼,她看不清她的目光。而就是这样,才不让人放心。

“不用了。王爷既然不用书房,你去和元顺说一声。书房那边不用的人手也都减一减。把王爷用得惯的和你们觉得好的分过来我们这吧。”

不管杜氏的眼底藏着什么,但如今她才是这秦王府的王妃,她最好如她所说,就此安分。

否则,她会是下一个刘氏。

……

夜色再临时,赵晴若端着茶水走近偏间,却在那一道珠帘帐幔前停了脚步。

祁政虽说往后就再此处理政事,但她还是做主加了这一道帘幕。

不是因为她仍在担忧他的疑心。而是他既然主动靠近,她就更要给自己立好规矩,才能让他往后能够信任她,只是因为她。

“王爷。”赵晴若在帘幕之后轻轻开口叫了一声,才端着茶掀开帘子走了进去。

她将茶轻轻放下桌上,便往后退了一些,柔声劝道:“已过亥时了,王爷要注意时辰,不要太过劳累。”

祁政轻轻嗯了一声,没有抬头,却伸手拿起了茶。

赵晴若见状,微微笑起,不再多留便走了出去。

退出去时,她不知怎的想起了曾在诗中听过的红袖添香。佳人于灯下研墨侍笔,与郎君共话诗词山水。

暗暗笑了自己一句,赵晴若坐回自己的案前,拿起上一次读罢却还来不及做批注的书来。

夜不知不觉又深了些,室中火烛轻轻作响。赵晴若落笔不停,写得入神,突见一角墨袍出现在余光中。

她抬头,见是祁政。

“王爷处理完政事了?”眼前人脸上坚毅的棱角在烛火暖光之下显得柔和了许多,长眉下深邃的眼眸倒映着光亮,赵晴若乍一抬头见到,竟不禁有些愣神。

祁政回了一声。赵晴若站起身来,本想唤门外守着的竹容她们进来,却连祁政俯身拿起了她方才看的书。

“《乌洛纪览》?”

赵晴若见祁政拿起那书来翻阅,面上微红。

“妾身只是看来打发时间的。”

祁政又看了看一边纸上赵晴若所写下的感念,轻轻笑道:“本王看,朝云可不是打发时间。”

他拿起那纸,念道:“乌洛中兴之疑,许系其长王女……这是?”

赵晴若垂头回道:“这,是妾身翻阅乌洛中兴之事时,心中猜测,便随手写了下来。”她顿了一顿,又加了句:“只是乱想,王爷不必当真。”

祁政笑意不减,倒是就这此句同赵晴若讨论起来:“记得顾相所着的《乱世纪》特意记录了当时乌洛长王女领兵守城一役,却对其前因后果没有加以细述。有野史说此役大有蹊跷,甚至猜测其中领兵之人不是乌洛皇室。”

“朝云可是疑心这个?但野史不可尽信。”

赵晴若抬起头,眸光明亮地回道:“世事皆不可尽信。野史言辞虽多有妄议不实之语,却也是提出了史实中的不解之处。乌洛长王女缠绵病榻数年,怎么会突然病愈至能够领兵?”

祁政见赵晴若出言相驳却不恼,而是认真论了起来:“当时乌洛战败割地,许是因此才收敛积蓄实力,以待时机。长王女也可如此。”

赵晴若道:“王爷所言甚是,但也难有论据可依。妾身提出此疑,只是觉得乌洛中兴太过传奇。这百年王朝的中兴覆灭,后人来看,虽不能探知其中真实,但总有所获益。”

“不论这守城一役是否是乌洛皇室亲自领兵,但此役确实助乌洛就此得以在五国之乱中喘息休养。正如王爷所说,是积蓄实力,以待时机的结果。谋略得当,不究其因,只看其果,史实终会留名。”

祁政听罢,不由赞叹道:“本王倒不知朝云对史学有如此见解。”原以为,她只是喜看史书罢了。

祁政又低眸看了看那纸上的内容,却被那娟秀的字迹吸引去了目光。

“朝云的字,倒是和本王有些相像。”

赵晴若偏头去看,想起了什么轻轻地笑了。她的字,都是宋髙教的。而祁政,也应是向宋髙习得的。以往没有深想,现在这样一看,他们倒是师出同门。

“许是字体一样,便看着也像。”赵晴若开口道,却是没有将那心中所想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