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五六、灵隐佛光 牛渚犀照(2 / 3)

公元329年(咸和四年),苏峻之乱平息后,宫廷宗庙都被焚为灰烬。温峤建议迁都到豫章(南昌),东吴之地的豪杰们请求定都于会稽(绍兴),这两种意见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朝廷不知怎么办为好。

后来,还是由王导最后一锤定音。王导说:“建康,即古时的金陵,过去就是帝王之都,而孙仲谋、刘玄德都说这里是帝王之宅。古代帝王不必因简陋豪华而移都,如果能弘扬卫文公以大布之衣、大帛之冠为君的风尚,则可无事不成。若不勤勉耽于安乐,即使找到一块乐土,也会变成废墟。况且北方敌寇像游魂一样,窥伺我们的空隙,我们一旦有胆怯的表现,跑到南越之地,再想得到威望和实力,恐怕是难以办到的。现在应该特别镇静,这样民情便可自安了。”

由此温峤等人的迁都计划未能实施。

咸和四年(329)三月,苏峻、祖约之乱平定后,大赏群臣。陶侃因功大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郗鉴为侍中、司空、南昌县公;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议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始安郡公;陆晔进爵江陵公;封毛宝为州陵县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其余赐爵侯、伯、子、男者甚多。

卞壸、桓彝、刘超、钟雅等死难者均加赠恤。陶侃移镇巴陵(今湖北岳阳),温峤还镇武昌(今湖北鄂城)。庾亮再与成帝相见,伏地谢罪,再三请求归隐江湖。在得不到批准的情况下,请求去地方镇守效力。于是出任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镇守芜湖。与此同时,参与苏峻叛乱的路永、匡术、贾宁等人因中途背叛苏峻投降朝廷,赦免其罪不治。

王导还想奖赏决战前投奔朝廷的路永、匡术等人,欲给他们加官。温峤说:“他们是苏峻集团叛乱的主犯之一,只因为他们最后投诚了,才饶他们不死。他们犯了如此大罪,没有要了他们的狗命,已经够便宜他们的了,哪里还能再让他们继续担任官职呢?”

在温峤的坚决反对下,王导只得做罢。

湘州刺史卞敦在苏峻叛乱时期首鼠两端,既不讨逆,也不主动供给讨伐军所需粮草。此时受到朝廷冷落。不久便忧愧抑郁而亡。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取名叫“灵隐寺”。

可惜灵隐寺刚建成不久,就发生了苏峻叛乱,慧理修建的佛塔佛寺未能幸免,被焚之一炬。苏峻之乱平息后。来此地云游的高僧佛图澄,提议重建灵隐寺。都乡侯、散骑常侍何充非常敬重佛法,所以很高兴主持重新修造。

何充(292年-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今属安徽霍山)人。晋朝重臣。官至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后来在晋康帝和晋穆帝时辅政。

何充风度气韵儒雅,才学渊博,能写文章,酒量也很好,尤其是喝酒时的风度气质让人折服。当时的名士、丹阳尹刘惔(dan)曾经说:“看到何次道饮酒,就令人想把家中珍酿全都拿给他。”

何充是王导妻子的姨甥,而何充妻子是庾文君之妹,因此何充与晋明帝、王导都友好,很早就担任显要官位。

一次何充去见王导,王导以尘拂指着坐床叫何充和他同坐,说:“这里是你的坐位。”甚至王导修缮扬州官舍时也向何充说:“修造这里的衙门,正是为了你何次道啊。”可见王导与何充的友好和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