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我和钟老吃糊汤面(1 / 1)

钟明善先生是书法界的泰斗,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前辈。我虽是一个不能“抓笔”的,对书法一窍不通的人,但对钟先生赠我的《钟明善书画集》却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所以,拜谒先生成了我的一大心愿。

前不久在古城西安,经陕西美术博物馆馆长李杰民和朋友陈俊哲的引见,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夜幕降临时分,在交大家属区二村大门口,钟老师正在送老家客人,我们刚好赶到,就这样与先生谋面了。

先生年龄在六十开外,头发花白,面孔慈祥,鼻下一丛浓黑的胡须,像书法家狂草出的“一”横,衣着朴素洁净。我们在先生的那间各种书籍和字画搁得满满的书房里落座。先生的关中口音很浓重也很亲切,人非常随和,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间,全然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和做派。我刚刚还局促不安的心理一下没有了。杰民老师说请先生吃饭,钟老风趣地说:“省城的饭菜吃得没胃口了,要吃就吃你们商洛的风味吧。”李老师连声应诺:“那就吃糊汤面吧?”钟老欣然应答。李老师便立即电话安排,在戏称“商洛人办事处”的“胖娃”开的“长春藤休闲厅”吃糊汤面,怎么泡黄豆,怎么炒葱花,认认真真叮嘱了一番。

说到糊汤面,杰民老师眉飞色舞,说他家夫人做糊汤面要数一流,平时想吃还吃不到,只有病了,才能享用。其实糊汤面是商洛人过去日子苦焦时的家常饭,微火搅熟糊汤后放进面条,熟了,操上一筷子酸菜,“海”上一大碗,吸吸溜溜美一顿。现在日子好了,糊汤面吃得少了,偶尔吃上一次,也很讲究,要泡黄豆,烙豆腐条,炒蒜苗等等。这样做出的糊汤面就更好吃了。杰民老师绘声绘色地宣传着“商洛糊汤面”,先生早坐不住了,说:“别吊我胃口了,快走吧!”

赶到城西的“长春藤休闲厅”二楼,刚坐下抿了口商南清茶,热气腾腾的糊汤面就端上来了,一人一大碗,再加一盘炒蒜苗,一碟油泼辣子。先生一句“一闻都香的要命”,就先抡开筷子了。我说:“钟老这是在感受商洛的平民生活呢。”“不。”钟老急忙纠正,“不是感受,是回味。”先生这一句“回味”,使在场的人都惊愕了。先生抬头瞅瞅大伙的脸,会心地笑道:“是啊,是回味,我曾在柞水红岩寺住过十多天哩,那儿人厚道好客,我现在都忘不了。”我们吃着,说着,笑着,话题从农村说到城市,从现代文明聊到传统文化,从教育子女扯到办大学(在座的就有一位咸阳师院的院长)。先生谈笑风生,思维敏捷,笑起来似孩子一样的天真。

先生边吃边赞叹:“好,好,糊汤面真算商洛的‘代表作’了,今后我要隔三差五来吃喽。”

这一顿饭吃得大家美滋滋的,每人都吃了两大碗。杰民老师打趣地说:“钟老,再吃,再吃,吃的上楼看不到台阶,那才叫解馋呢。”说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先生对农民兄弟有着一种十分深厚的情谊。一说到为农民办事,他会精神抖擞。一次,省报社和卫生厅请先生吃饭,先生想婉言谢绝,当得知是为消除禽流感的影响,帮助养殖户做宣传,便早早去了。他和陈忠实等文化艺术界名流大口啃鸡腿的大照一见报,名人效应还真使人们对鸡的恐惧少了许多呢。他常说:“只要对农民有益处,叫我干啥都行。”从他的言谈举止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先生的百姓情怀,先生对农民发自灵魂深处的满腔热忱,而非一些人的“作秀”而已。也正是农民朴实的生活浇灌了他的艺术之花啊!

先生钟爱生于斯养于斯的故乡。他的老家在咸阳秦都北槐村,家乡的发展,牵动着他的心。听说当地政府要搞一个“民俗文化村”,他激动地拍着家乡的父母官——我的挚友陈俊哲的肩,说:“小陈书记呀,抓好这个项目,你的政绩会大大的!”为了这一项目,先生调动他所有的关系,从省上到中央,从国内到国外,只要是能说上话的,他都老着脸去说。搞策划,引资金,抢人才,忙得不亦乐乎。他欣慰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这不,前几天日本朋友说要投资搞一片樱桃园,你想,看民俗,赏花,那该多有诗情画意啊!”

一顿糊汤面,结识了一位名人,感受了一次人生的教诲,我心里非常激动。回到家里,又一次翻开先生的赠书,瞅着先生一幅幅俊逸的书法精品,我仿佛嗅到了先生灵魂的清香。先生的人品一如他的字:秀在其骨,清在其神;坦然健逸,朴质大雅。我在心里说,做人,做事,我当以先生为榜样,要向先生的那种境界去努力、努力……

2004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