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无锡书缘(1 / 1)

苏锡常三地,按江苏省新华书店总店的安排,无锡是最后一站。

早听说无锡的读者热情。凡在无锡签名售书的作者,极少有受冷落的。到了无锡才知道,必有好的书店,好读者才有地方可去,有好书可买。书店把图书和作者推荐给读者,除了对文化知识的那一份真诚的爱心以外,还得有荐书的眼光和预见。

无锡的新华书店宽敞明亮,市中心一座高楼,是无锡城的“知识库”。

书店的阮总经理是位女士,几年前从部队转业回来。太湖边的纤纤淑女,却在军营雷厉风行过一番。经营起事业来,强项合一,便是刚柔相济了。还有位老三届出身的邵副总,常在书店值夜班,书读得很精通,选书评书,互相配合默契。

阮总那几日正扭了腰在家养息,竟带着伤来看望作者。女人真挚的关切,让同样是女人的作者觉得温暖。还有女人特有的细心和情调,更给人一次次意外的惊喜。走过许多书店,无锡市店朋友们的热情,质朴而真诚。

十月一日上午,预定的签名售书时间。

从下榻的饭店步行到书店,只几步之遥。阮总带领着书店的职工,还有排队买书的读者,在书店门口列队鼓掌相迎。接过那束五彩缤纷的欢迎鲜花,眼里的无锡城也变得流光溢彩。

想起九月二十日在安徽合肥的“黄山书市”,也有那么一只美丽的花篮伴我。想必是因为书店安排接待作者的林兰小姐,同有一份女人柔柔的心意。

那天,在无锡市店我签名售书的位置后面,长长的书架被特地腾空了,一本本《情爱画廊》如新砌的墙砖,清新淡雅,颇有气势。书柜的玻璃橱窗下,可见我的中篇小说集《永不忏悔》,层层叠叠地铺排开去。

无锡并非省会也并非大城市,但购书的读者,却十分踊跃且热情洋溢。甚至比苏州和常州的读者队伍,都更有规模。还有专程从张家港、常熟、江阴赶来买书的人。有人递我早写好的信,对我加以鞭策勉励;有人送我自己的书法作品,留作纪念;还有一位男子,在一边整整等了两个小时,待购书者略略少些,才拿出他自己写的厚厚一摞稿件,希望我帮他看一看,令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忙碌中猛一抬头,却见一个清秀文静的女孩,正笑吟吟把书递过来。那是我昨天下午到达无锡后,忙中偷闲,独自一人游玩锡惠公园时,刚刚认识的无锡小友。当时她和她的母亲正在锡山的石阶上漫步,母女二人亲热悠闲地交谈,构成一幅温馨暖人的无锡秋景,让我好生羡慕。我曾向她们问路,在园中两度相遇。她母亲温和贤淑、亲切善良的气质,给我一种特别的好感。我们结伴同行直到大门口分手,已经成为朋友。也因在惠山邂逅这母女两人,对无锡人留下极好的印象。想不到她们今天真的特意赶来,更是喜出望外。给文嫣姑娘签名的时候,她母亲就静静站在一边给我们拍照。等我回到北京后不久,收到她们寄来的照片,无锡便越发难忘。

那天的活动,把书店为我签名售书准备的几种图书,基本销售一空。

其间还有无锡市吴新雄副市长到场,据说他并非来检查工作,而是利用节假日到书店买书。相比有的城市书店抱怨说市长从未光临过书店一次,可谓鲜明对比。

由此发现苏锡常一带的读者,中年人居多。小康之家,自有财力和闲暇购书品书。一直忧虑中国的人口数量和读书人的数量不成比例,看来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沿革的文化传统,是当地图书发行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无锡人爱书,应是顺理成章。江苏省成为全国图书销量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当之无愧。

在同书店朋友的闲谈中偶尔得知,在无锡市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书店大楼门市,夏季竟然没有空调。江南炎夏酷热漫长,可以想见读者和书店职工的辛苦。但书店算一笔账给我,图书销售属于微利,利润去掉种种开支,已所剩无几,维持实已不易,哪里还有财力来更新设备呢?这真是卖书人和读书人共同的难题和憾事。

但愿日后再来无锡,新华书店系统的体制改革,更有一番特别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