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四百七十章 三清收徒,人族大难(一)(2 / 2)

阐教立教之后,元始收徒也是十分讲究的,所要收的弟子,不仅资质必须是上上之选的先天之人或化成人形的先天之物,而且对所收的弟子必须有道心、道体,脑聪目明,一点就透的聪慧之人,元始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继承阐教道统。

虽然元始定下的要求很高,但前来拜师的人仍然是很多,这让元始有点为难,不过不要紧,圣人是有大.法力的,有得是招数,元始见人数众多,便于昆仑山下立一大型幻阵,阵内暗藏天机,分为五行,演化生老病死,人一入阵,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看透大阵中的虚幻,跳不出五行之中,不能了解大阵所含天机,也就会被大阵所困。

来阐教拜师者都需入此大阵以检验拜师者的资质、心性,过了阵的元始再考虑是否收其为徒。一时之间,天下修士蜂涌而至,俱入那阵内以验心性,期翼跳出大阵,拜入阐教做那元始圣人的入室弟子,修成仙家法体,从此跳出五行,逍遥于天地之间。

可是圣人所立幻阵何其厉害,入阵检验心性者大多被困于阵内,而不自知,只有十三位修士凭借大毅力、大智慧一路遇山登山、遇水过水,凭借过人的天资,坚韧的心性一举跳出大阵,拜临元始圣人的座前。

元始看这十三人俱是先天之人或是先天之物,心下满意,把其中十二人收录于山门,这十二人中有广成子、俱留孙、文殊、普贤、慈航道人、道行、灵宝、清虚、太乙等九人为先天之人。

又有玉鼎、赤*、黄龙真人三人为先天灵物得道化成人形的修士,这玉鼎乃是一块先天玉精,黄龙乃是先天龙族,赤*乃是先天火精得道,这三人乃是先天而生,顺应天道,天地开辟后,吸取天地之灵气,采集日月之光华,化成人身。

这十二位弟子俱是先天道体,心性坚韧之辈,被元始收为入室弟子,称为阐教十二金仙。而出了大阵的十三人中为首的修士,乃是天地初开时形成的先天灵棺所化形成人的,本体乃是一口巨大的灵柩,因灵柩对应天象,灵柩尾端常年燃有一盏灵灯,故这先天棺材所化之修士自称为燃灯道人。

此人修为高深,心性坚毅,元始推算之下知与燃灯道人无师徒之缘,但爱其才华,便让这燃灯当了阐教副教主,管理昆仑山阐教众多外围弟子,这些外围弟子乃是由生于昆仑山中的先天灵物所化成人形的、天地初开,顺应天道所生成的先天之人居于昆仑山中的,还有就是一心向道的后天人族得知昆仑山有得道之士,便搬到昆仑山,日夜勤修天道的所组成,这些昆仑山上的修士世居于昆仑山中。

虽没被元始收入弟子,无师徒名份,但俱以阐教为宗门,对元始执师礼,自称阐教弟子,一来二去就变成了阐教的外围弟子,成为了阐教的后备人才贮备中心。

此时交与燃灯管理也是减轻了元始的负担,一举两得。

与大师兄老子的无为而选、一切顺其自然的收徒方式和二师兄元始尽挑天资充足、心性聪慧这辈为徒的方式相比,通天的收徒却显的平淡无奇而又热闹非凡了。

通天认为天地万物,万物平等,先天之人,后天之人以及山精树怪在天地至理面前都是一样的,天道不周,留有一线,只要是那开了灵智,明了自身的,无论是湿生、卵化、物化都有截取天道于一线的机会,故而能天收徒是有教无类,只要你一心向道,且来拜我为师,都一视同仁,统统留下,因材而施教,传下道统,以截取天道一线。

于是,洪荒大陆来拜截教为师的那是太多了,俱是修成人身的、未成人身的异类,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要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种类繁多。

也有一些先天之人,后天之人也拜在了通天门下,与那些山精树怪、老虎狮子坐于一处,共同修行道德,一时之间,昆化山中鸡飞狗跳,野兽成群。

通天的大徒弟多宝乃是昆仑山中的一只异种寻宝鼠,天生对法宝兴趣,喜好收集法宝、擅于寻找法宝。

这多宝未化人形、仍是寻宝鼠之身时就遍地找宝,以做收藏,这日溜遍昆仑山也没找到什么宝贝,一阵抖动鼻子,感到前方有宝,也就没顾得看是什么地方,径直来到了通天的修行之所,想要把通天所炼的法宝俱都收藏了。

这胆子,也太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