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54章 伊藤博文(2 / 2)

不久,幕府第一次讨伐长州,藩内保守派即向幕府表示“恭顺”。

1865年初,高杉晋作等改革派下级武士起兵,夺得藩政,伊藤坚决支持。伊藤是从攘夷到“开国进取”转变的先行者和促进者。

1866年1月,萨、长两藩下级武士结成倒幕联盟。

6月,幕府第二次讨伐长州。伊藤前往石州,准备参战,抗击幕府。后受长州藩之命,去长崎向外商购买轮船,以对付幕府的海军,但未成功,又转往上海。

8月底买回两艘轮船。此时,征长战事以幕府失败告终。

在同幕府斗争中,倒幕派势力不断壮大。

1867年10月14日,朝廷向倒幕派发出讨幕密诏。同一天,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提出“大政奉还”。

12月9日(阴历),天皇发表“王政复古”大诏令,宣布废除幕府制,建立新政府。

伊藤得知讨幕消息后,即从长崎来兵库,欲与长州藩诸队一起战斗,后因故回长州。1868年1月初又来兵库,1月13日,被明治新政府任命为外国事务交涉员。在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细田道一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后又任外国事务局判事、大阪府判事兼外国官判事、兵库县知事。

1871年11月,伊藤博文以副使身份,参加由右大臣岩仓具视率领的使节团。

历时近两年,访问欧美10多个国家,参观考察了金融、商业机构、军事工业、重工业和轻纺工业部门以及文化教育设施等。

访问中,伊藤更加深切感到,必须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工业。

1873年9月,伊藤回国。10月,任工部卿。他领导工部省,大力“劝奖百工”。大力修建铁路,创办国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改造和扩建了佐渡金矿、生野银矿和三池、高岛等煤矿以及赤羽机器制造厂、深川水泥厂、品川玻璃制造厂、兵库和长崎造船厂等。

70年代中期起,扶持三菱会社等航运企业与英、美等国轮船公司开展国际航运竞争,又采取多种示范与保护措施,把出口工业转向民间,使“殖产兴业”达到了新阶段。为日本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1877年,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封建武士,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

伊藤坚决主张平定叛乱。他曾派人去山口县,征募壮兵1,300多人,军夫7,600余人,送往前线,支援政府军。

1878年5月,伊藤博文成为内务卿。在政府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提高,成为由萨摩、长州藩出身的下级武士组成的藩阀官僚政府的核心成员。

1881年,由于明治三杰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先后死去,政界最有实力的人物当属伊藤和大隈重信两人。

就在这一年,伊藤秘密联合政府中的萨摩,长洲系官僚及皇室公卿,发动明治14年政变,排斥了政治上的强硬对手大隈,从此他便成为政界的头号人物!

“伊藤君所说,倒也是个问题……”睦仁低头沉思好一会儿,方才款款说道:

“这样吧!先从朕的薪俸之中拿出五分之一,全体官员都要捐款,一定要将新式教学楼建成,而且都要使用英国进口的砖头!”

虽然嘴上这么说,明治天皇脑子里却也不糊涂,国库空虚、预算紧张,按理说需要经费的地方多了去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教学楼上面做文章呢?

其中,睦仁心中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考量。

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刚刚登基的矛头小子了,地位稳固,独掌大权,但是海军建设和教育建设依然十分艰难。

而自己登基伊始提出的“富国强兵、置产兴业、文明开化”改革方针的进行,也受到了一些守旧顽固派的阻挠。

自己虽然及时的撤销和开除了一些守旧派和顽固派的职务,但是朝野之中的议论和反对之声依然存在。

维新运动已经过去十余年,可一些改革派和西化人员的意志还是不太坚定,为了一系列政策的有力实施,亟需自己一锤定音,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江田岛海军兵学校,顾名思义,和西方的海军军校一样,是培养海军人才的地方。

如果自己能够排除万难,将教学楼的计划付诸实施,一来海军人才的培养有了发展的基础,而来也彰显了自己全盘西化的决心,还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增长,可谓是一举三得!

这,也就是睦仁为什么非要在建设教学楼上大做文章的原因。

现在海军兵学校面临竣工,更是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