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4章 大少成长(一)(1 / 3)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宋代以来传信誉,神州而外有均输。

《访景德镇》——郭沫若

景德镇是江西省东北部一个市镇,地方不大,但名声很大,是中国的4大名镇之一,景德镇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在宋徽宗景德年间,因为制瓷业的发达,宋徽宗就在1004年把景德赐为现在景德镇的名字,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镇以产“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而成为举世瞩目的瓷城,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瓷都的名字在民间流传。在景德镇乐平市接渡镇有个南窑村,在南窑村的东北角有个唐代龙窑南窑遗址,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景德镇最早的窑业遗存是十世纪晚唐五代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的窑业遗存,而南窑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乐平市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把瓷都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具有正史补史的作用。南窑所烧瓷器釉色种类较多,有青釉瓷、酱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绘瓷以及素胎器,以青釉瓷器为主。南窑处在古代中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中枢,受到了长沙窑、越窑、鲁山窑陶瓷文化的辐射,在洪州窑青瓷文化的引领下,抓住了洪州窑青瓷类型窑场衰落等有利时机,使得南窑窑火熊熊燃烧,“南窑遗址,尽显瓷都辉煌”。

雪楼当日动晴寒,渭水梁山鸟外看。 闻说德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阑干。

《题宝应*》——唐·雍陶

千百年来,运河里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无法泯灭的富贵憧憬和洗不尽的泪水铅华,悠悠千载运河水滋养了两岸人民,宝应*城沿大运河南下约10公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南窑镇。南窑镇在舟楫繁忙的运河东岸,交通十分便利,商贾云集,经济发达,集镇规模不断增大,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南窑镇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历史古镇。这个南窑似乎也与烧造有关,清代中期,在本地建起窑厂,盛产砖瓦,因在宝应城以南而得名。南窑,因倚运河而与之有了一种不可分割的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站在运河大堤上,一侧是运河,一侧是南窑,我们相信,南窑的许多故事,就沉淀在千年运河的河床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窑古镇东南角有一座香火鼎盛的火星庙,有一滩荷叶菱角荠头水草芦苇茂盛的闲塘。

火星庙修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为了纪念“火神”祝融“以火施化,为民造福”的德行,祝融掌管火政,与人民的生活非常密切,特别是古代房屋多为草木结构,老虎灶烧柴草,所以容易失火,一旦遭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古人祀奉他,祈求禳避火灾。火星庙位于南窑镇南,南方主火,是火德星君的本位,可见当时选址是经过慎重考量的。每年地方官员会举办火星会,设贡品祭火神。整个仪式有迎神、上香、奠帛、献爵、读祝、送神、望燎等步骤,非常庄重。火星会分大会与小会,大会每年一次,腊月初一备办猪头三牲,供奉火星菩萨,请香火童子念大忏一天,中午吃酸汤饭,傍晚吃酒席,晚上开会。小会每月初一或十五一次,各村自办,一般十二户一组,供一尊“火德星君之灵位”,每户带一份黄元、一挂鞭、一封香,前来敬香磕头,祈求星君保佑不生火灾。农户轮流做东,供一顿中饭。(此风俗一直流传到动荡时期,后来历史变迁,烧柴草变为烧煤炭、烧液化气再到用电,农村草房变瓦房、瓦房变楼房,火灾大为减少,火星会也就逐渐停办了。)

火星庙并不大,遗存的火星庙旧址,现存面南坐北的大殿一座和西侧的几间厢房,虽然规模不大,建筑却很有特色,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大殿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七檩8.5米,用材粗大,单步梁上有寓意太平有象的木雕,墙角有透气孔,屋脊上有隐约刻有“徳合离明,吉孚兑位”八字的砖质斗板。“徳合离明”出自道教《三官经》,离为火,是对火神的赞美。“吉孚兑位”,兑为泽,也是以水压火的意思。青灰色的砖瓦已显得残破,瓦片间丛生的杂草也在晚风中不住的摇曳。香气是由正殿中的香炉散发出的,在那里,袅袅白烟升腾而上,迷茫了神像安详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