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0章 玩具趣事(2 / 3)

高泽轻轻地开翕着嘴唇,对照着口诀反复着,默读,默读。然后,合上嘴巴,再合上眼睛,回味着,像品茶一样轻轻地静静地回味着。

渐渐地,眼前模糊地展开了一幅画卷,似曾相识,又笼罩着淡淡的陌生感:风,在轻吹;柳丝,在轻曳;绿水泛起涟漪。

清晨的阳光,慢慢驱散了晓雾,绿杨芳草显现出来了;牯牛在悠闲四顾,在芳草甸上自由漫步。

渐渐的全身都有些发热了,坚持了几分钟,还微微出了点汗,这两天有点难受的鼻塞竟然通了。

没一会高泽就感到热的有点难以忍受了,不得不改变姿势——必须使劳宫穴不再贴在缺盆穴上才会减低发热。

练功所形成的内气在作为外气而从劳宫穴发放时,又由三焦经的通路口的缺盆穴重复注入脏腑,是对内气起到增强作用的正反馈。

慢慢的高泽就进入梦乡了,那种舒爽的感觉从头麻到了脚,就像过电一样,麻得他的睡意一下就袭来了,一点感觉都没有。

一夜无话,一大早高家的几口人都早早的起了床,林佩云忙着做早饭,依然是稀粥,摊一锅干面饼,鸡蛋炒咸菜,萝卜干,只是比平时多煮了几个白水鸡蛋,王五爷也来了,大家一起吃了早饭,就忙着准备出发了。

王五爷给了高泽一个长条形的木盒子,盒子倒是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就是普通的楠木盒子。

打开盒子,高泽顿时就眼前一亮,倒不是里面有什么特别珍贵的古董玉器,也不是什么钱币铜钱,而是一套古代的儿童益智玩具,分别是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鲁班锁。

这些东西,高泽可是找了好久,也期待了很长时间。

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我国古老的智力游戏和古典数学玩具,如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鲁班锁、四喜人等把数学和游戏玩具结合起来,对于提高玩具品位、开发思维智力具有独特的功能。

西方有时将它们统称为“东方的难题”(chinese puzzle)。

这些难题涉及了数学中的几何学、拓扑学、图论、运筹学等多门学科。

著名英皇家协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中,称七巧板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

日《数理科学》杂志将华容道称为“智力游戏界三大不可思议之一”。

国外称九连环为“中*国环”,称鲁班锁为“六根刺的刺果谜”。

美智力大师马丁·佳德纳认为西方著名的智力玩具“驴的魔术”的灵感来自中*国的“四喜人”。

由此可见我国古典智力玩具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和世界对我国古典数学玩具的重视。

王五爷给高泽的盒子里的正是这些我国古代人的智慧的结晶,巧妙的拼板玩具七巧板、奇妙的中国环、精明的鲁班锁、费思量的华容道这四样最考验人的智力的玩具。

这当然让高泽是喜出望外了,居然又有了收获。

高泽对这些渴望已久的玩具的历史典故早已是耳熟能详,他也专门的在爷爷和干爷的那些书里研究了好长时间。

就希望有一天碰到的时候不至于错过了,不至于什么也说不出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嘛!

对这些玩具,高泽是张口就来,历史典故、来龙去脉滚瓜烂熟。

比如七巧板是我国古老的益智玩具之一,国外称它为“唐图”,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优秀智力游戏代表作。

古人尚七,用七块板来拼图,恰到好处。

七巧板深得古人尤其是古代妇女的喜爱。

清宣宗孝全皇后曾用七巧板排出“六合同春”四字。

清代画家吴有如就画有仕女玩七巧板的风俗画《天然巧合》。

七巧板约从18世纪开始流传到海外,先是日本、朝鲜,随后是欧美。许多世界名人,如拿破仑、亚当、爱伦坡、安徒生等都热于玩七巧板。

国外将中国的环类玩具统称为奇妙的“中国环”,九连环是各种巧环玩具的代表。

中国巧环玩具品种繁多,从解一个环到解多于9个环,数目不计其数,形状材料也是千奇百怪,但其玩法的理论基础都是数学中的拓扑原理。

九连环起源于算盘的论断有待考证。

关于它的发明,我国有许多民间传说。

最早记载这种玩具的典籍是《战国策》。

其中提到秦始皇派使臣入齐时,带有一种玉连环。宋朝周邦彦《解连环》词中,就有“信妙手,能解连环”。

九连环的定型大约与中国古代以“9”作为“阳数之极”有关。

它流传之后,尤受妇女的喜爱。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就有黛玉在宝玉房中玩九连环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