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叔父(1 / 1)

叔父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

那年,他才四十多岁,就被可怕的病魔夺去了生命。

叔父被父亲小七岁,因父亲干公家事儿,打我记事起,我们十几口人的大家,农活几乎全靠叔父一人撑持着。种地、割草、挑粪……他样样都是好把式。

叔父有文化,会算账,字也写得排场,为人正派厚道,所以,大伙推选他当大队会计,一干就是十几年。生产队那阵子,每到夏秋两季分粮,他饭都顾不上吃。先一家一户,按人口、工分比例算好账,再和其他村干部一块,一秤一秤分各户。送走最后一户,他们还要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秋上,后晌下地掰包谷棒子,晚上别人都回家吃饭了,他还要做账,连夜晚要把包谷分到社员手里。常常是分完别家的,才轮到我家。这时,他撂下秤,让队长给称,生怕占了集体便宜。每每分回的粮食,不是包谷棒子小,就是豆子里沙粒多,气得奶奶埋怨:“你当会计,咱不沾光了,也不能净吃亏呀。”叔父自有他的理:“当干部,咱别让人戳脊梁骨。”一次队上分红薯,各人给各人背篓里拾,我和弟弟趁人不注意,拾了满满一背篓大的,过秤时叔父硬把这一背篓分给“五保户”三婆,气得我哭着跑回家。事后,他耐心地开导我:“娃呀,干啥事儿都要先为别人想想。”

叔父是个手艺人,会干木匠活。农闲时,他不是给东家做柜子,就是给西家女儿做陪嫁的桐木箱子。他技艺娴熟,活儿做得精爽,全村百来户,家家都有他做的箱子、柜子、桌子等家具。他做活,工钱是从来不收的,顶多是吃一两顿饭,谁要提工钱的事儿,他会一扛工具拧身走人。在村上,他带出了不少学徒,用自家的木头让弟子学锛、学刨、学锯。一旦能够单独干了,会逼着徒弟离开他另闯天下。如今,他的徒弟们靠学来的手艺,都已过上了滋润的日子。

叔父一生不抽烟,不喝酒,闲下来就爱做些小玩意。啥东西只要让他看一眼,准会立马制作出来,学啥会啥。大姐家的小儿要鸟笼、蚂蚱笼,不一会儿工夫,他就用麦秸编出来了。他还能用树条编小鸟、青蛙、小牛等等,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父亲从城里带回小人书,我常常爱不释手,叔父见状,赶忙给我做了一个精致的木匣子,钉上栓子,加上锁,让我藏好。上中学了,我爱玩枪弄棒,叔父便用房檐下那根歪歪扭扭的椽,连夜晚赶做了一根漂亮的少林棍,我至今还保存着。

叔父一辈子和土疙瘩打交道,把公家事看得很神圣。那年秋天,阴雨下得小河涨满了水,我没法返回学校,就不打算去了。叔父知道后,立坐不安,他说:“你当老师,娃娃可耽搁不起啊。”说着,就背起我的行李,深一脚,浅一脚,把我送到二十里外的学校,没歇口气,他又摸黑回到村里。

听婶娘说,叔父在临终前,曾喃喃地喊我的名字,我没能为他送行,成了永远的憾事。

如今,村里的日子都好过了,但他们时常还记起叔父来,说他是个难得的好人。

1997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