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52、处世应方圆得当(1 / 1)

原文

人要方得园得,而方圆中却又有时宜。在《易》论圆神方知,益以易贡二字,易妙,变易以贡,是为方圆之时。棱角峭厉非方也,和光同尘非圆也,而固执不通非易也,要认得明白。

——姚舜牧《药言》

白话

为人处世既要能圆通又要能端方,而端方和圆通又要把握好时机。《易经·系辞传》论述圆转神秘,固定含蓄时,加上“易贡”二字,最为准确,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以昭告吉凶,这就意味着圆通和端方要因时制宜。一味偏激苟且并不是端方,一味随波逐流并不是圆通,一味固执己见并不是灵活多变,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家训史话

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御寇,人们尊称他为列子。

列子家庭贫困,有一次家中缺粮,已经有好些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靠着他的妻子挖野菜充饥,夫妻二人饿得面黄肌瘦。列子挨饿的事被郑国宰相子阳的一个门客知道了。这个门客对郑相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术的贤人,居住在相国您执政的郑国都城里,却穷困不得志,饿得面黄肌瘦,相国您就要落个不重视贤才的名声了!”

当时的社会风气,各国的掌权人都千方百计争取笼络有才能的人士。郑相子阳也不甘落后,他听到门客说了列子挨饿的事,虽然并不了解列子的为人如何,也要博取一个重视贤才的美名。于是,郑相子阳就派官吏给列子家送去一车粮食。

列子听到有车马的声音,出来一看是位官吏带着一车粮食停在门口。列子问明官吏的来意,就拜了两拜,谢绝郑相子阳赠送的粮食。官吏只好把粮车带回去,向郑相子阳报告。

官吏走后,列子回到屋里。他的妻子捶胸顿足地埋怨他说:“我听说当了有道术人的妻子,都过得安逸快乐。现在您饿得面黄肌瘦,相国关心您,赠送给您粮食。您却谢绝相国的好意,不接受粮食,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受穷挨饿吗?”

列子笑了笑,对妻子说:“郑相并不了解我。因为听了别人的话而赠送给我粮食,到他怪罪我的时候,也会因为听信别人的话而整治我。这就是我不接他馈赠的原因啊!”

妻子并不理解列子的意图,又唠唠叨叨地说:“看你的穷命样,从来也没有发达过。人想巴结相国还巴结不上呢,你却把相国的一番好意拒绝了!”

列子说:“接受人家的馈赠,当人家有难时,你不以死报效,是不义的人:如以死报效他,是为无道义的人而死,这难道是讲道义吗!”

后来,人民果然起来造反,杀死了郑相子阳,列子因为没有受郑相子阳的收买,免掉了一场杀身之祸。

古训今鉴

古人言中庸之道:中者,正也,即为不偏不倚。无论做人处世,都以此为标准。所以,我们今天仍要继承这一传统。因为中庸之道,圆而不滑,不管何时何处,为人处世都要遵守一定的操守,却不能过于方正而不为人所容,更多的时候,身处争议之中,不得罪任何一方乃是聪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