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53、不与人争讼(1 / 1)

原文

讼非美事,即有横逆之加,须十分忍耐,莫轻举讼。到必不可已处,然后鸣之官司,然有从旁劝释者,即听其解已之可也。《讼卦》辞“中吉中凶”、“不克”等语,最宜三复,然究之作事谋始一语,则绝讼之本也。

——姚舜牧《药言》

白话

诉讼不是什么好事情。因此纵然有人蛮横不讲理,也应当尽量忍让,不要轻易提出诉讼。到了是在难以平息的时候,可以向官府提出控告,不过假如有人从旁劝解调停的时候,就应当听从其劝解,息事宁人。《易经·讼卦》中讲“中正吉祥、终究凶险”、“不把官司打到底”等,最应当反复温习。不过,如果做事情从一开始就谋划好,才是杜绝争讼的根本办法啊。

家训史话

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蔺相如先是保护和氏璧完璧归赵”,后又在渑池会上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赵王因他屡立大功,便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赵国大将廉颇还要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迎面而来,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古训今鉴

中华民族素有隐忍的美德,古往今来,关于忍让不与人争的典故颇多,君不见蔺相如不与廉颇争,得以“将相和”,使赵国争霸诸侯?君不见张良纳履,受老人几次羞辱而不恼,终得《太公兵法》乎?君不见张良甘受胯下之辱,而报之以德,成为美谈乎?

忍让不是软弱,也不是窝囊;不是无能,也不是麻木;不是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也不是放弃对原则的维护;不是真正人格的沦没,更不同于向敌人的屈服。忍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风范,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是一种无私的胸怀。苦涩地一笑是忍让,一声“没关系”也是忍让。没有忍让,就没有平静;没有忍让,就没有和谐;没有忍让,就不存在友谊;没有忍让,就谈不上远大的理想。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为人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