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54、为人处世留有余地(1 / 1)

原文

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能合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阿莹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是为雅操。

——姚舜牧《药言》

白话

才华不宜外露,权势不宜倚仗,享受不宜过分,能够含而不露,谦虚谨慎,为人处世有留余地,自然会有说不完的好处。阿谀奉承,依附他人,是值得羞耻的事情;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是令人讨厌的事。只有不固执、不阿谀,才合乎中正之道。平时不引人注目,知识在各种潮流和风气汹涌而来时,能够逸世独立,不随波逐流,才称得上操守高洁。

家训史话

公元前632年,晋国为了援助宋国,和楚国在城淄打了一仗。当时,论实力楚国占着明显的优势。晋文公见楚军来势汹汹,就间计于他的舅舅大臣狐堰说:“楚兵多,我兵少,这一仗该怎样打才能取胜呢?”狐幅回答说:“我听说善于打仗的人,不厌欺诈。你就用欺诈的办法对付楚军好了。”

晋文公又去征求另一个大臣雍季,并把狐幅的话也告诉了他。雍季不大赞成这样做,就打了个比喻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意思是说:把池塘里的水弄干了才捉鱼,那还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没鱼可捉了;把山上的树林烧光了再去打猎,那还有打不到的?但到明年就将会没有野兽可打了。欺诈的办法虽然可以偶尔用一下,但以后就不能再用,这不是长远之计啊!

无奈当时也想不出更好地制胜楚军的办法的情况下,晋文公还是采用了狐幅的计谋,假借遵守自己流亡时向楚庄王许下的“迟避三台”的诺言之名,连续三次后撤,以避其锋芒,为自己选择了有利的时机和歼敌的地形;而楚军呢?见晋军一退再退,误以为晋文公胆怯,不敢与之交战,就紧逼不舍,结果被晋军订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这场历史上有名的城猴之战,终以楚国的失败,其领兵大将成得臣被迫自杀而告结束。

古训今鉴

为人处世,切莫将事做尽做绝,如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虽暂时可获得利益、心愿得尝,然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种只顾眼下,不管将来的极端做法无疑自断活路,为每一个智者所不愿采用的。且为人今日得意把事做绝,他日自己若有失意之时,他人也会将事做绝,如曹操昔日篡夺汉室江山,杀死皇后、逼走汉献帝,后其江山被司马氏所夺,其子孙也同样遭司马氏逼迫残害,所谓因果报应,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