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二十六章(1 / 2)

“首先,这块玉佩周边的花纹是摩尼教特有的火焰纹,你看这花纹一层一层迭起,就有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般。由于摩尼教的教义中大量吸取了一些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也称作袄教或是拜火教的思想,再加上火代表着光明与希望,所以摩尼教所崇拜的最高神明尊,在中国也被称作为火神。

再有,就是这玉佩上所雕刻着的船型图案也是摩尼教最常使用的绘画题材。据摩尼教经典《净命宝藏经》中记载,为了拯救一代又一代被黑暗所侵袭的人类的灵魂,“明尊派遣净风、善母二光明使造二明船(即日月),於生死海运渡 光明善子,达於本界,令光明性究竟安乐。”这幅画画得就是明尊划着明船来普度众生的灵魂。要是我想的没错的话,这块玉佩所刻图案的船头向右,应该是月船;而失踪的那块船头向左,就应该是日船了。

至于说这块摩尼教的玉佩,怎么会在回鹘贵族的墓葬中被发现呢?这就要从摩尼教在中国的传播说起了。在西方,摩尼在世时,摩尼教已经传播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成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的宗教。而在东方,波斯萨珊王朝时期(224-651)摩尼教在波斯本土不断遭到血腥迫害,摩尼本人也最终被订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它的主要力量逐渐汇聚到中亚乌浒水(Oxus,今阿姆河)流域。粟特城市萨秣建(撒马尔干)和赭时(塔什干)成为摩尼教传播的重要基地。六世纪末,中亚摩尼教团在撒特-奥尔米兹(Sad-Ohrmizd)领导 下,与巴比伦的领袖分裂,以电那勿(Denawars)派的名称独立。这种分裂状态到八世纪初才结束,中亚重新接受巴比伦法王米尔(Mihr,约710-740)的领导。七世纪中叶,穆斯林征服波斯以后,摩尼教徒的处境有所改善,伍麦叶王朝(661-750)让他们和平地活动,可能根本没有怎么注意他们。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许多摩尼教文献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比如,伊本-穆盖法耳(757年卒)曾把摩尼的几本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比鲁尼和奈丁就是在一些摩尼教著作阿拉伯文译本的基础上,撰写摩尼教历史的。同时,阿拔斯王朝恢复了萨珊王朝反摩尼教的做法,谴责许多波斯血统的翻译者是摩尼教的同情者。在麦海迪(775-785)和穆格台迪尔(908-932)统治时期,设立了专门处置异教徒(主要是摩尼教徒)的机构,无情地对摩尼教徒进行迫害。967年前奈丁在首都巴格达亲身认识三百个摩尼教徒,但是,当他写作《群书类述》时,只有五个还留在首都,可见迫害之激烈。可能公元1000年左右,摩尼教徒在伊拉克就灭绝了。

在中国,唐高宗朝(650-683)摩尼教可能已经传入中国。武则天延载元年(694)波斯国人拂多诞(侍法者)持《二宗经》至中国。开元七年(719)吐火罗国(位于今阿富汗北部)支那汗王帝赊上表,献解天文大慕she(承法教道者),请置法堂。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下敕严加禁断,但西胡可以继续信仰。安史之乱末期,代宗宝应元年(762)叛将史朝义诱回鹘牟羽可汗进攻长安,唐遣药子昂迎劳,牟羽可汗遂支持唐军东击史朝义,克洛阳,放兵攘剽。牟羽可汗於次年带睿息等四僧回到回鹘,与他们讨论了三天三夜,经过激烈思想斗争,改宗摩尼教。\" 熏血异俗,化为茹饭之乡;宰杀邦家,变为劝善之国。 法王闻受正教, 深赞虔诚,大德领诸僧尼入国 阐扬。 自后,慕徒众,东西循环,往来教化。\" 远在巴比伦的摩尼教教主派第一级僧侣到回鹘,确立 摩尼教在回鹘的国教地位,使回鹘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摩尼教依靠回鹘的势力,在唐帝国各地设置寺院。摩尼教势力的扩张引起了佛教徒的警觉,禅宗典籍《历代法宝记》中出现了对外道末曼尼(即摩尼)的攻击。《历代法宝记》约765年传入吐蕃,不久后(约775-797年间)赤松德赞赞普所撰《真正言量略集》中也出现对异端末摩尼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