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七卷草部4(1 / 3)

第七卷草部4

白蒿

【释名】也称蘩、由胡、蒌蒿。

【集解】[恭说到处都有。叶颇像细艾,上面错落生长有白毛,比青蒿粗。从初生到秋天,都比其他的蒿要白。[禹锡说蓬蒿可以吃,所以有诗写道,以豆荐蘩菹也。陆玑在《诗白蒿疏》中说,凡是白色的艾都是皤蒿,现今白蒿比其他的草要先发芽生长,香美可食,生吃、蒸食都可以。[颂说古人常把这种草做成酸菜来吃。但现在的人只吃蒌蒿,不再吃白蒿了。有人怀疑白蒿就是蒌蒿,而孟诜在《食疗》里的论述与这种说法却不同,认为是两种植物,于是才知道古今食品是有差异的。[时珍说白蒿到处都有,分水、陆二种,形状相似,但长在陆地上的味道辛熏,比不上水中生长的芳香美味。《诗经》上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所吃九种解毒的草,白蒿是其中之一。苗、根

【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生发乌发,疗心虚。

少食常饥,久服轻身,令人耳聪目明,不衰老。将生白蒿用醋揉搓淹浸做成酸菜吃,很益人。捣汁服,可以消除黄疸和胸痛。晒干后碾成末,空腹用米汤送服一匙,治夏天的突发性水痢。烧成灰淋汁煎,治淋漓病,利膈开胃,解河豚鱼的毒性。

【附方】治遍体恶疮癞疾。将十束白蒿煮取汁,加以曲和米,像酿酒的方法,等到熟了以后便可服用。

牡蒿

【释名】也称齐头蒿。

【集解】[时珍说三四月生苗,它的叶扁,根狭长,茎下端细末梢分开有秃枝。长在田野中的牡蒿,嫩时人们采来当菜吃。鹿要吃九种草,它便是其中之一。秋天开细小的黄花,结的果如车前子大小,而里面的子微小看不见,有的人就认为是没有子。

【气味】味苦、微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充肌肤,益气,令人速肥,不可久牡蒿服,否则血脉满盛。擂汁服,治阴肿。

【附方】疟疾寒热。齐头蒿根、滴滴金根各一把,擂生酒一种,未发煎服。并以渣敷寸口。

茺蔚(益母草)

【释名】也称益母、益明、贞蔚、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

【集解】[别录说原长在海滨、池塘及沼泽地带。[弘景说现处处都有。[颂说园圃及田野最多。

[时珍说初春生苗,如嫩蒿,可浸泡清洗淘去苦水,煮来做菜食用。进入夏季后高三四尺,茎呈方形如黄麻茎,它的叶如艾叶但背面是青色的。一梗有三叶,叶有尖细的分叉。一节长一寸左右,节节生穗,丛簇抱茎。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也有淡白色的。每片萼内有细子四粒,粒的大小如同蒿子,有三个棱,褐色。按《闺阁事宜》载,开白花的是益母草,治妇女产后血病;紫色花的叫野天麻,功效稍逊。

子〔气味〕味甘、甜,性微温,无毒。〔主治〕主益母草明目益精,除水肿。长期服用可以轻身。治血逆高烧、头痛心烦,产后血胀。舂内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增精髓,止咳润肺。治见解热,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调妇女经脉,治非经期大出血或出血不断、产后胎前各种病。长期服用令妇女有孕。

茎、叶、根〔气味〕味苦、微甘,性寒,无毒。〔主治〕治荨麻疹,可作汤洗浴。捣汁服用,主治浮肿下水。消恶毒疔肿,乳痈及丹毒等,都可用益母草茎叶擦拭。另外,服汁,可下死胎治产后血胀闷。将汁滴入耳内,主治耳聋。捣碎可敷蛇虫毒。用来作驻颜的药,可令人容颜光泽,除粉刺。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流产及难产,胎盘不下,产后大出血、血分湿热、复感风邪,血痛,非经期大出血或出血不断,尿血、泄血,泻血痢疾痔疮,跌打后内伤及淤血,大小便不通。

【附方】1.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采的正在开花的益母草,阴干后,取叶及花、子,碾为细末,加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不限丸数,以病愈为度。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则每服为五十至七十丸。服药时,随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汤汁送下:①胎前脐腹痛或作响,用米汤;②腹痛胎动,下血不止,用当归汤;③胎衣不下,死胎不下,横生倒产,用炒盐汤;④产后晕眼黑,发狂或不省人事,用酒服;⑤产后腹痛,时发寒热,出冷汗用童便和酒或薄荷自然汁;⑥产后痢疾,用米汤;⑦产后月经不调,用温酒;⑧产后中风,半身不遂,用童便和酒;⑨产后气喘咳嗽,面目浮肿,用温酒;⑩产后流鼻血,舌黑口干,酒服;产后

大小便不通,烦躁口苦,用薄荷汤;妇女久无子息,用温酒。此方名“济阴近日丹”。2.产妇诸疾及内脏受伤淤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净,竹刀(忌铁刀)切为小段,煮烂,去草取汁,约得五、六斗。澄清半日后,滤去浊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斗状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内服。一天两次,此方名“益母膏”。3.尿血。用益母草捣汁服一升。4.赤白痢。用益母草(晒干)、陈盐梅(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白痢以干姜汤、赤痢以甘草汤下。此方名“二灵散”。

5.小儿疳痢。用益母草嫩叶同米煮粥吃。到病愈为止。常服嫩叶汁亦可。6.痔疮下血。用益母草叶捣汁服。7.各种痈疮(妇女乳痈、小儿头疮,黄烂热疮、疥疽阴蚀等)。用益母草切五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斗,分几次洗。8.各种疔疮。用益母草捣烂封疮,另取益母草绞汁内服。又方:益母草,烧存性。先用刀划破疔根,挤出血,然后挑药入疔内,疔深者,用捻子把药送入底部。过一会,有污血流出,拭净,再次上药,直到看见红血乃止。一二日后,根烂出,以针挑去,再敷上药,不久,合口自愈。9.喉闭肿痛。用益母草捣烂,加新汲水一碗,绞出浓汁一次饮下。冬月用益母草根。10.耳疾。用益母茎叶榨汁滴耳内。11.作洗婴汤。儿将生,先取益母草五两煎汤,儿生下后,即用此汤洗浴,可预防生疮生疥。

夏枯草

【释名】又叫夕句、乃夏枯草东、燕面、铁色草。[震亨说这种草过了夏至就会枯萎,因它秉承了纯阳之气,得阴气便会枯萎,所以得此名。

【集解】[恭说平原的沼泽地带到处都有生长。

[颂说冬至过后便会长叶,像旋覆。三四月开花抽穗,为紫白色像丹参花,结子也抽穗。到了五月便枯萎了,所以应在四月采收。[时珍说原野间长有很多。苗高一二尺左右,其茎微呈方形,叶对节生,边缘有细齿。茎端抽穗,长一两寸,穗中开淡紫色的小花,一穗有四粒小子。把嫩苗煮后,浸去苦味,然后用油盐拌和做成酸菜吃,味道极佳。

茎、叶

【气味】味辛、苦,性寒,无毒。

【主治】治寒热淋巴结核、瘘管及头疮,破腹部结块,散瘘管结气、脚肿湿痹。使身体轻灵。

【附方】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刘寄奴草

【释名】也称金寄奴、乌藤菜。[时珍说李延寿《南史》记载,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年轻时攻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刘裕便射中了它。第二天他再次前往,听见有杵臼声。循声寻找,看见童子数人皆着青衣,在榛林中捣药。便问其故。童子回答,刘寄奴草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敷伤。刘裕问,神何不杀了他?童子回答,寄奴是将来的王,不能杀。刘裕大声呵斥,童子皆散,他就收了药返回。从那以后,每次遭遇金疮,敷此药即愈。于是,人们称此草为刘寄奴草。

【集解】[恭说刘寄奴草生于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山兰草而尖长,一茎直上有穗,叶互生,子似稗而细。[时珍说刘寄奴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尖长糙涩,面深背淡。九月茎端分开数枝,一枝攒簇若干朵小花,白瓣黄蕊,如小菊花。花谢后有白絮,如苦荬花之絮。子细长,如苦荬子。

【修治】[说去茎叶,只用实。

【气味】味苦,性温,无毒。

【主治】破血下胀。多服令人下痢。下血止痛,治产后余疾,止金疮血,极效。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郁结,止霍乱水泻。小儿尿血,研末服。

【附方】1.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2.打伤淤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盒,一次温服。3.霍乱转痢。用刘寄奴草煎汁内服。4.汤火伤。用刘寄奴捣末。先以鸡毛沾糯米浆扫伤口,然后把药末敷上。5.赤白痢。用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多、加乌梅;白多,加姜。

旋覆花

【释名】也称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庚、夏菊、戴椹。[宗说花萼繁茂,圆而覆下,故曰旋覆。

【集解】[弘景说出产于近道下湿地,似菊花而大。[时珍说花状如金钱菊。水泽边生者,花小瓣单;人有栽者,花大蕊簇,是土壤的贫瘠与肥沃使它这样。根细白。

【修治】[说采得花,去蕊并壳皮及蒂子,蒸,从巳时至午时,晒干用。

【气味】味咸,性温,有小毒。

【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利大肠,畅血脉,益色泽。主水肿,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行痰水,去头目风。消旋覆花坚软痞,治噫气。

【发明】[时珍说旋覆是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药。所治诸病,其功只在于行水下气通血脉。

【附方】1.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2.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

3.耳后生疮(月食疮)。用旋复花烧过研细,以羊油调涂患。

青葙

【释名】也称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子名草决明。

【集解】[时珍说生长在田野间。嫩苗像苋菜,可食用。高三四尺,苗叶花与鸡冠花没有区别,但鸡冠花穗有的大而扁、团,青葙却在梢间开花,穗尖长四五寸,形状似兔尾,水红色,也有黄白色。它的子在穗中,与鸡冠子和苋菜子一样,难以辨认。

茎叶〔气味〕味苦,性微寒,无毒。〔主治〕治邪气皮肤中热、瘙痒异常,杀三虫、恶疮疥虱痔蚀、阴蚀。捣汁服用,大疗温疬。止金疮血。

子〔气味〕味苦,性微寒,无毒。〔主治〕主唇青葙口发青。治五脏邪气,益脑髓,镇肝,明耳目,坚筋骨,去风寒湿痹。治恶疮疥疮。

【附方】鼻血不止。青葙子汁三合,灌入鼻中。

鸡冠

【释名】[时珍说以花状命名。

【集解】[时珍说到处都有。三月长苗,入夏后高的有五六尺,矮的才几寸。它的叶青而柔,颇似白苋菜。可用油盐炒食,很爽口。六七月茎梢间开花,有红、白、黄三色。它的穗圆长,花朵宛如鸡冠,有围长达一二尺的,层层卷出甚是可爱。穗中有子,黑细光滑,与白苋子一样。其穗如秕麦的形状,花期最长久,霜降后才开始凋谢。

苗、叶〔气味〕味甘,性凉,无毒。〔主治〕疮痔及血病。

子〔气味〕味甘,性凉,无毒。〔主治〕止肠风泻血,赤白痢。崩中带下,刀药炒用。经期阴道出血。

花〔气味〕味甘,性凉,无毒。〔主治〕痔疮出血,痢脓血、赤白相杂,非经期阴道出血。将红花和白花分开用。

【附方】1.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2.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3.痔久转瘘。用鸡冠花、凤眼草,各一两,加水两碗煎汤多洗。4.下血脱肛。用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加糊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又方:白鸡冠花(炒),棕榈灰、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5.月经不止。用红鸡冠花一味晒干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酒调下。忌食鱼腥猪肉。6.产后血痛。用白鸡冠花,酒煎服。7.白带。用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天早晨空心服三钱,酒送下。如是赤带,可用红鸡冠花。8.白带兼沙淋。用白鸡冠花、苦葫芦等分,空心服,酒送下。9.赤白痢。用鸡冠花煎酒服。赤痢,用红花;白痢,用白花。

红蓝花

【释名】也称红花、黄蓝。[颂说其花红色,叶蓝色,故有蓝名。

【集解】[志说生长在梁汉和西域。《博物志》说:是张骞从西域带回的种子。现今魏地也有种植。[颂说红蓝花如今到处都有。老百姓在菜圃里种植,冬季撒子,到了春天开始长苗,夏天才开花。花下结球猬,多刺,花就开在球上。种植的人乘着露水采摘花,采后又开,直到开尽为止。球中结子,白色的颗粒像小豆子般大小。把它的花晒干,可以做成红色的颜料来染布,还可作胭脂。[时珍说红花在二月、八月、十二月都可以下种。像种麻一样在雨后播种。初生的嫩叶苗可以食用。它的叶如小蓟叶。到五月开花,像大蓟花,为红色。清晨采花捣熟,用水淘,然后用布袋滤去黄汁又捣,把淘酸粟米的水澄清以后再淘,又用布袋绞去汁,再用青蒿覆盖一夜,晒干,或者捏成薄饼阴干收用。在五月收采它的果实,淘净捣后煎汁,加入盐醋椒料拌成蔬菜吃,味道极美。

【气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治产后失血过多饮食不进,腹内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红蓝花和酒煮服。也主治蛊毒腹大毒,多用破积血,少用养血,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发明】[时珍说《养疴漫笔》说,新昌有一个姓徐的妇女生产已死,但胸膈微热,有个姓陆的名医说,这是血闷的缘故,用红花几十斤就可以救活。于是马上买来,用大锅煮汤,盛了三桶放在窗格下,把徐氏抬来睡在上面,熏蒸,汤冷后又加热。一会儿她的指头便能动弹,半日就苏醒过来。这也是得到了唐许胤宗用黄芪汤熏柳太后治风病方法的启示。

【附方】1.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2.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3.喉痹壅塞。用红花捣烂,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为止。冬月无花,可用干花浸湿压汁煎服。4.胎死腹中,或胎衣不下。用红花煮酒服。5.产后血晕。用红花一两研细,分作二服,每服以酒二碗煎成一碗送下。6.耳出水。用红花三钱半、枯矾五钱,共研为末,先用棉花把耳擦净,然后把药末吹入耳内。无花则用枝叶为末亦可。有的处方只用红花一味,不用枯矾。

番红花

【释名】也称撒法郎。

【集解】[时珍说番红花出产于西番回回国和地方国,即我们这个地方的红蓝花。元朝时候开始食用。按张华《博物志》说,张骞从西域得到的红蓝花种,其实即是番红花,只因区域地气不同而稍有差异。

【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

【附方】治伤寒发狂。用番红花水煎,冷服。番红花大蓟、小蓟

【释名】也称虎蓟、马蓟、猫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弘景说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

【集解】[颂说大小蓟到处都有。二月生苗,长到二三寸时,和根一起可以当菜吃,味道很美。四月长高到一尺多,多刺,花从蓟中心长出来,如红蓝花但颜色为青紫色。[宗说大小蓟都相似,花如发髻,但大蓟高三四尺,叶皱;小蓟高一尺左右,叶不皱,用这个区别来辨别它们。做菜虽有尖毛,但对人体无害。

大蓟根叶〔气味〕味甘,性温,无毒。〔主治〕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出血,可令人肥健。捣根绞汁服半升,治崩中下血,立愈。主肠痈,腹脏淤血,则生研,用酒和小便随意服。另外,对恶疮疥癣,则同盐研敷。

小蓟根苗〔气味〕味甘,性温,无毒。〔主治〕主养精保血。破旧血,生新血,暴下血、血崩,金疮出血,呕血等,都取汁温服。煎后和糖,可促进金疮愈合,服用也佳。可退热补虚损。苗生研后服汁,去烦热。做菜食,除风热。夏天热烦不止,捣汁服半升,立愈。

【附方】1.心热吐血。用小蓟叶和根,捣烂压汁,每次服两小碗。2.九窍出血。用刺蓟捣汁和酒服。或取干蓟研细,冷水送服。3.崩中下血。用大、小蓟根一升,泡在酒一斗中,经过五天,取酒常饮适量。亦可用酒煎蓟根服或用生蓟捣汁温服。又方:小蓟茎、叶,洗净,切细,研汁一碗,加生地黄汁一碗,白术半两,共煎到五成,温服。4.小产流血过多。用小蓟根、叶,益母草各五两,加水二大碗煎成一小碗,分二次服,一日服完。5.刀伤流血不止。用小蓟苗捣烂敷伤处。6.小便热淋。用蓟根捣汁服。7.疔疮恶肿。用大蓟四两、乳香一两、明矾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以出汗为见效。

续断

【释名】也称属折、接骨、龙豆、南草。[时珍说续断、属折、接骨,以功命名。

【集解】[弘景说《桐君药录》载,续断生蔓,叶细,茎如荏,大根,黄白有汁,七八月采根。今皆用茎叶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者,又呼为桑上寄生。时人又有接骨树,高丈余,叶似蒴皮主金疮。

【修治】[说凡采得根,横切锉,去硬盘,以酒浸一伏时,焙干,入药用。

【气味】味苦,性微温,无毒。[之才说与地黄相使,与雷丸相恶。

【主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续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妇人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及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去诸温毒,通宣血脉。助气,补五劳七伤,破肿块结淤血,消肿毒,肠风痔瘘,乳痈瘰疬,妇人产前后一切病,胎漏,子宫冷,面黄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

【附方】1.妊娠胎动。用川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等分为末,加煮烂了的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2.产后诸疾(血晕、心闷、烦热、气接不上、心头硬、乍寒乍热等)。

用续断皮一把,加水三升煎成二升,分三次服。3.打伤,闪了骨节。加续断叶捣烂敷伤处。

苦芺

【释名】也称钩、芺、苦板。

【集解】[时珍说大如拇指,空心,茎头长有苔像蓟,初生的可食用。《说文》说江南人吃它以下气,现在浙东人清明节采其嫩苗来吃,说是这样就会一年不生疮疖等病。也可以捣汁和米粉做成饼吃,其颜苦芺色青翠,久留不坏。

【气味】味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主膝过敏,烧灰敷贴,也可生吃。烧灰治疗金疮。又治丹毒。

煎汤洗痔,非常灵验。下气解热。

漏卢

【释名】也称野兰、荚蒿、鬼油麻。[时珍说屋之西北黑处称为漏。物体黑色称为卢。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

【集解】[弘景说乔山是黄帝所葬处,在上郡。今出产于近道。时人取苗用,把根取名鹿骊根,苦酒磨后可以疗疮疥。[恭说此药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之荚,大如箸许,有四五瓣,七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属于蒿类。常用其茎、叶、子,未见用根。[藏器说南人用苗,北土用根,为树生,如茱萸树,高二三尺,有毒杀蛊,山人以它洗疮疥。

根苗〔修治〕[

说采得漏卢,细锉,以

生甘草相对拌蒸,从巳时至申时,拣出晒干用。〔气味〕味苦、咸,性寒,无毒。〔主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做浴汤。通小肠,泄精尿血,肠风,风赤眼,小儿壮热,扑损,续筋骨,乳痈瘰疬金疮,止血排脓,补血长肉,通经脉。

〔发明〕[时珍说漏卢催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故东垣以它为手足阳明药。古方治痈疽发背,是由于漏卢

漏卢汤的功用。

【附方】1.腹内蛔虫。用漏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服。2.小儿疳病肚胀,或常泻痢,冷热不调。用漏卢一两,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肝一两或盐少许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3.冷劳泄痢。用漏卢一两、艾叶(炒)四两,共研为末。取末一半,加醋三升同熬成膏,把另一半药末加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4.产后带下。治方同上。5.乳汁不下(乳内胀痛,积久成痈)。用漏卢二两半、蛇蜕十条(炙焦)、瓜蒌十个(烧存性),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6.风痛,筋脉拘挛。用漏卢(麸炒)半两、地龙(去土,炒)半两,共研为末;另用生姜二两,取汁,加入三两蜜,同煎开几次,又加好酒五合,收存待用。服药时,取上制的药末,以收存的汤剂煨温后送下。此方名“古圣散”。7.背痈。用漏卢、连翘、生黄芪、沉香各一两,生粉草半两,大黄(微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服至热退便停药。此方名“漏卢汤”。8.白秃头疮。用漏卢草烧灰,加猪油调匀涂搽。

苎麻

【释名】[弘景说即今天的绩苎麻。

【集解】[颂说产于闽、蜀、江、浙,现在直隶池州府南陵县多有种植,其他州郡虽然也有,但却不多。它的苗高七八尺,叶如楮叶但无分叉,叶面青背白,有短毛。夏秋间开青花结细穗。根黄白而轻虚,适宜在二月、八月采割。按陆玑《草木疏》记载,一棵苎麻有数十茎,宿根在土中,到春天便自生,不需栽种。荆州、扬州每隔一年收割三次,各处园内种植的一年可割两次,割来后剥掉皮,用竹刀刮其表皮,厚处自然脱落,得到里面如筋的部分,将其煮后搓捻成线用来织布。今江、浙、闽中的人们仍然采用此法。[时珍说苎,即家苎,又有山苎、野苎。都可用来刮洗后煮食救荒,或和米粉作糕饼食,味道非常甘美。

根〔气味〕味甘,性寒,无毒。〔主治〕主安胎,敷丹毒热。治胸膈发热,胎漏止产后大出血,产前产后心烦,邪热,大渴,大狂,服金石药的人。暗箭毒、蛇虫咬伤。

【附方】1.痰哮咳嗽。取苎根煅烧存性研为末,用生豆腐蘸三五钱,食后效果甚佳。如未痊愈,可用猪肉二三片,蘸末后食用,效果更好。2.小便不通。用麻根、蛤粉半两为末,每次服二钱,空腹用新鲜水送下。3.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倒入盆中坐浴,效果良好。4.产后腹痛。将苎麻放在腹上,即止。

蠡实

【释名】也称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

【集解】[别录说原产于河东川谷。[颂说今陕西各郡及鼎、澧州也有,靠近汴州最多。它的叶似薤而长厚,三月开紫碧花,五月结果有棱角,如麻大但为红色有棱角。周定王在《救荒本草》中说,它的嫩苗味苦,可煮熟后换掉水,浸去苦味,用油盐调食。

实〔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湿性关节炎,强筋骨,令人嗜食。久蠡实服轻身,止心烦,利大小便,令肌肤肥健。治金疮内出血,痈肿,妇女血气烦闷,产后出血不止,眩晕昏仆;非经期阴道出血。消一切疮痛,止鼻出血吐血,通小肠,消酒精毒,治黄疸杂志,敷蛇虫咬伤。治小腹疝痛,腹内冷积,水痢等病。

花、茎、根、叶〔主治〕主去寸白虫,治咽喉肿痛,多服会使人泄稀薄的大便。主要用于治痈疸恶疮。

【附方】1.寒疝诸疾。用马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尽一升见效。2.喉痹。用蠡实一合,升麻五分,加水一升,煎至三合,再加蜜少许搅匀慢慢饮下。又方:马蔺子八钱、牛蒡子六钱,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温水送下。又方:马蔺根叶二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一碗,慢慢饮下。又方:用马蔺根捣汁三合,蜜一合,慢火合熬,点喉部,一天点五至七次。3.水痢。用马蔺子和等量的面粉(牛骨灰亦可),空心服一匙,米汤送下。又方:马蔺子、干姜、黄连各等分,研为散,每服二匙,热汤送下。极有效。忌猪肉和冷水。4.肠风下血。用马蔺子(研破,酒浸数日,晒干)一斤,何首乌半斤,雄黄、雌黄各四两,共研为末,以浸泡马蔺子的酒调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5.小便不通。用马蔺花(炒)、茴香(炒)、葶苈(炒),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6.痈疽。用马蔺花和牛膝一同煎服。

恶实

【释名】也称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

【集解】[时珍说古人种子,用肥沃的土壤栽培。剪嫩苗淘洗干净当蔬菜吃,挖根煮后晒干做成果脯,说很营养人,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吃了。三月长苗,长出来的茎高的有三四尺。四月成丛状开花,淡紫色,结的果实像枫球但要小些,花萼上的细刺百十根攒聚在一起,一个有几十颗子。它的根粗的右手臂大,长的近一尺,为浅青灰色。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子〔气味〕味辛,性平,无毒。〔主治〕明目补中,除风伤,风毒肿,各种瘘管。研末浸酒服,每日服二三盏,除各种风症,去丹石毒,利腰部。在吃饭前揉捏三枚恶实子吞服,可散各种结节筋骨烦热毒。吞一枚,出痈疽根。炒研煎饮,通利小便,润肺散气,利咽膈,去皮肤过敏,通十二经,消斑疹毒。

根、茎〔气味〕味苦,性寒,无毒。〔主治〕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肿,口渴,尿多。久服会轻身耐老。治齿痛劳疟,各种风症引起的双脚恶实无力,慢性湿疹,咳嗽伤肺,肺脓疡和腹内积块,冷气积血。浸酒后服用可以去风和恶疮。和着叶子捣碎,敷贴在杖疮、金疮上,永不畏风。又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可常做菜吃,令人身体轻灵。把根切细,拌上豆、面粉煮饭吃,可消胀壅。把茎叶煮汤,洗浴身体,可消除皮肤瘙痒。还可加入盐花生捣烂,消除一切肿毒。〔发明〕把根做成果脯食用效果非常好。茎叶适宜煮汁酿酒服。

【附方】1.身肿欲裂。用牛蒡子二两,炒过,研细。每服二钱,温水送下。一日服三次。2.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细。每服一匙,热酒送下。3.头痛连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为末,茶调服。4.喉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启关散”。5.风热隐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以薄荷汤送下。6.牙痛。用牛蒡子(炒过),煎水含漱。7.妇女吹乳。用牛蒡子二钱、麝香少许,温酒小口送下。8.关节肿痛(风热攻犯手指,赤肿床木,甚至攻达肩背两膝,遇暑热则便秘)。用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9.流行性热症(小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用牛蒡根捣汁服一小碗,有效。10.伤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条,麻黄、牛膝、天南星各六钱,先锉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药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三次。11.一切风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装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内。每天取饮适量。12.老人中风(口目抽动,烦闷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晒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和做成饼,在豉汁中煮熟,添葱椒五味。经常空心取食,极有效。13.头面忽肿,或连手足红肿。用牛蒡根洗净研烂,加酒煎成膏,摊布上贴肿处。同时以热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肿消痛减。14.头风白屑。用牛蒡叶捣汁,熬浓涂头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荚水洗去。15.喉中热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16.牙痛。齿龈肿。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17.项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将根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常服。18.小便不通、脐腹急痛。用牛蒡叶汁、生地黄汁各二合,和匀,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加水半碗,煎开几次,调滑石末一钱服下。19.诸疮肿毒。用牛蒡根三条,洗净,煮烂,捣成汁,加米煮粥,每食一碗。20.月经不通(腹肋胀痛)。用牛蒡根二斤,锉小,蒸三遍,装入布袋,在二斗酒中泡五天。饭前温服一碗。

苍耳(枲耳)

【释苍耳名】也称胡枲、常思、卷耳、爵耳、猪耳、耳珰、地葵、葹、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集解】[颂说苍耳现在到处都有。它的叶子青白色像胡荽,茎枝柔软蔓延生长,可煮来吃,滑溜味淡。在四月中旬长子,形状像妇人戴的耳环。[时珍说按周定王《救荒本草》说,苍耳的叶为青白色,类似于黏糊菜叶。在秋天结果实,比桑椹短小且多刺。嫩苗可以炊熟食用,用水浸淘拌来吃,可以充饥。其子炒去皮,研成面,可做成饼吃,也可熬油点灯。

茎、叶〔气味〕味苦、辛,性微寒,有小毒。〔主治〕主中风伤寒头痛,麻风癫痫,头痛湿痹,毒在骨髓,腰膝风毒。夏天采来晒干研末,用水送服一二勺,冬天用酒送服。或者做成丸子,每次服二三十丸,每日服三次。服满一百天,症状如疥疮,先发痒,流脓汁,有的皮肤会斑驳错起,死皮脱完后则肌如凝脂。使人减少睡意,除各种毒螫,杀寄生虫毒。久服可耳聪目明,轻身强志。把叶子揉搓后放在舌下,出涎,去目黄,好睡。烧灰,和腊月猪脂敷贴在疔肿处,可出脓头。煮酒服用,主治狂犬咬毒。

实〔气味〕味甘,性温,有小毒。〔主治〕主风寒头痛,风湿麻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疼痛。久服益气。治肝热,明目,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脚,治瘰疬疥疮。炒香浸酒服,去风补益。

【附方】1.万应膏。治一切背上毒疮,无名恶疔,臁疮杖疮,牙疼喉痹。在五月五日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晒干,切细,用五口大锅,加水煮烂,用筛滤去滓,用丝布再滤一次。然后倒入干净锅里,用武火煎滚,文火熬稠搅成膏,用新罐贮封,常常敷贴即愈。牙疼敷牙上,喉痹敷在舌上或噙化,二三次即有效。每日用酒服一匙,非常有效。2.一切麻风风毒,杀三虫。割取附着地面的苍耳叶,洗净晒干后捣烂筛滤,每次服方寸匕,用酒下,白天二次晚上服三次(若恶心,制成梧桐子大的蜜丸,服五十丸),病轻的人每日服二次。若肌体战栗,或出麻痘,这是风毒被挤出来的缘故,可用针刺破,除去黄汁便好。七夕重九的时候,都可采用。苍耳实3.一切风症。苍耳嫩叶一石,切碎,和麦蘖五升作块,在蒿艾中放二十天成曲。取米一斗,煮做饭,加入三升曲酿酒。封十四天,成熟,每次空腹暖服,疗效非常好。封此酒,可用两层布,勿太严密,太严密就会溢出来,忌食猪肉。

4.毒蛇、沙虱、射工等所伤,口不能言,眼发黑,手足强直,毒攻入腹内,片刻即死。用苍耳嫩苗一把,取汁和温酒灌入,并将滓厚厚地敷贴在伤处。5.急性咽喉感染。苍耳根一把,老姜一块,研汁入酒服,立刻见效。6.水肿小便不利。苍耳子灰,葶苈末各等分,每日用水下二钱。7.脑漏,流出鼻涕,名叫鼻渊。苍耳子炒研为末,每日用开水送服二钱。8.麻风疠疾。用嫩苍耳、荷叶等分,研成末,每次服二钱,温酒送下。又方:将苍耳叶研为末,用大枫子油和成梧子大的丸,每次服三四十丸,以茶水下,每日服二次。又方: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在五更带露时采苍耳草,捣取汁,熬作锭子。取鳢鱼(即黑鱼)一尾,须半斤重者,剖开不去肠,入药一锭,用线缝好,以酒二碗,慢火煮熟后吃,不过三五个鱼就痊愈了。忌盐、酱一百日。9.女人血虚,风邪攻脑,头旋闷绝,忽然倒地,不知人事。用苍耳草的嫩心,阴干研为末,以酒送服一钱,其功效迅速。也治男子各种眩晕。10.一切严重疔疮恶疮。用苍耳草根、叶,捣烂和小儿尿绞汁,冷服一升,每日服三次,除疮根非常灵验。又方,用苍耳根、苗烧灰,和醋淀涂搽,干后再涂,不超出十次,即拔出疮根。又方,用苍耳根三两半,乌梅肉五个,连须葱三根,酒二种,煎至一钟,热服取汗。

11.花蜘蛛咬人,与毒蛇无异。用苍耳草捣汁一盏服下,并用滓敷咬伤处。12.鼻出血。苍耳茎叶捣汁一小盏服。13.误吞铜钱。苍耳头一把,水一升,浸入水中十余次,饮水即愈。14.痔疾下血。五月五日采苍耳的茎和叶制成末,水送服一方寸匕,很有效。瘟疫盛行时,全家都用冷水送服二钱,能辟邪恶,不沾染病。15.反花恶疮。有肉如饭粒,破后出血,随生反出。用苍耳叶捣汁,服三盒,并涂患处,每日二次以上。16.下痢脓血。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用水煮烂,去渣加入蜂蜜,用武火熬成膏,每次服一二匙。白开水送服。17.产后痢疾。苍耳叶捣烂绞汁,温服半盏,每日服三四次,效果甚佳。18.突然中水毒。初觉头目微痛,恶寒骨节强急,白天症状轻晚上加剧,手足逆冷,三日则虫蚀下部,六七日脓溃,蚀至五脏,就会死人。捣苍耳草根叶,绞汁,服一二升,并用棉浸上苍耳汁涂搽下部。19.牙齿痈肿。苍耳子五升,水一斗,煮取五升,趁热含在嘴里,冷后便吐出,吐后又含,不过一剂即愈。茎叶也可。或者加入少许盐。

天名精

【释名】也称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豕首、彘颅、活鹿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

【集解】[保升说叶似山南菘菜,夏秋抽条,很像薄荷。花呈紫白色,味辛而香。[颂说江湖泽间都有。[时珍说天名精,嫩苗呈绿色,类似皱叶菘芥,微有狐臭,淘洗浸泡焙熟后也可食用。一生长便抽茎,开小黄花,像野菊花。结的果实如同蒿子,最粘人的衣服。狐臭很重,炒熟后却很香。真名叫鹤虱,生长在波斯国的尤佳。

叶、根〔气味〕味甘,性寒,无毒。〔主治〕主淤血及经期腹胀腰痛欲死,下血,止血痢,利小便,除小虫,祛麻木,除胸中积热,止烦渴,消水肿。生肌血,止鼻出血,杀寄生虫,除各种毒肿、疔疮、瘘痔,刀枪内伤。身体瘙痒不止者,用天名精叶和根擦拭,立即止痒。

实〔气味〕味苦,性辛,有小毒。〔主治〕研为末,用肥肉汁调服一方寸匕,杀蛔虫、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