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七卷草部6(1 / 3)

第七卷草部6

【气味】味辛,性温,有大毒。

【主治】主贼风在皮肤中淫痛,温疟热疾诸痹,邪气蛊毒。

【附方】1.风痰的痛。用羊踯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捣做饼,蒸四五遍,以稀布袋收存。用时取焙为末,加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饭后服。2.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用凌晨踯躅花,酒拌后蒸过,晒干,研为末。每服五分,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调服。

芫花

【释名】也称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时珍说芫或作杬,其义不详。去水言其功用,毒鱼言其药性,大戟言其形似。俗人恶其气味,称为头痛花。《山海经》说,首山其草多芫,即是。

【集解】[别录说芫花生于淮源川谷。三月三日采花,阴干。[保升说近道处处有。苗高二三尺,叶似白前及柳叶,根皮黄似桑根。正月、二月花发,紫碧色,叶未生时收采晒干。叶生花落,就不可用了。[颂说宿根旧枝茎紫,长一二尺。根入土深三五寸,似榆根。春生苗叶,小而尖,似杨柳枝叶。二月开紫花,似紫荆而作穗,又似藤花而细。

【修治】[弘景说用当微熬,不可近观。[时珍说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以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或以醋炒。

【气味】味辛,性温,有小毒。[之才说决明为使。反甘草。

【主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根:疗疥疮。可用毒鱼。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寒痰,涕唾如胶,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疗咳瘴疟。治水饮痰澼,胁下痛。

【发明】[时珍说张仲景治伤寒太阳症,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或利者,以“小青龙汤”主治。若表已解,有时头痛出汗,不恶寒,心下有水气,干呕,痛引两胁,或喘或咳者,以“十枣汤”主治。因为小青龙治未发散表邪,使水汽从毛窍而出,此为《内经》所谓“开鬼门法”。十枣汤驱逐里邪,使水气自大小便而泄,是《骨经》所谓洁净府、去陈莝之法。饮症有五种:内啜水浆,外受湿气,郁蓄而为留饮;流于肺则为支饮,令人喘咳寒热,吐沫背寒;流于胁下则为悬饮,令人咳唾,痛引缺盆两胁;流于心下则为伏饮,令人胸满呕吐,寒热眩晕;流于肠胃,则为痰饮,令人腹鸣吐水,胸胁支满,或作泄泻,忽肥忽瘦;流于经络,则为溢饮,令人沉重的痛,或作水气浮肿。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湿,能直达水饮窠囊隐僻之处。

【附方】1.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2.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3.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4.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上法服。另方:药中再加芒硝一两。5.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6.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7.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8.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以温水漱口。9.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10.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石龙芮(水堇)

【释名】也称地椹、天豆、石能、鲁果能、苦堇、堇葵、胡椒菜、彭根。

【集解】[时珍说到处都有生长,多数长在靠近水下潮湿的地方。高的有一尺左右。二月份生苗丛生,茎圆有分枝。一石龙芮枝三叶,青色而且光滑,有三尖,叶有很多小缺口。江淮人三四月采苗煮后,晒干蒸成黑色当蔬菜吃。四五月份开小黄花。结的果实大小如豆,形状如刚长出的桑椹,为青绿色。搓散后子更细小,像葶苈子,名叫石龙芮。

子〔气味〕味苦,性平,无毒。〔主治〕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常服轻身明目不老,补阴气不足,遗精,外阴冷厥。令皮肤有光泽。逐风寒湿痹。

水堇〔气味〕味甘,性寒,无毒。〔主治〕捣汁,洗马毒疮,并口服。又涂蛇蝎毒及痈肿。久食除心下烦热,主寒热鼠瘘,疮疹结核,散淤血,止腹泻。捣成汁服或洗敷,治各种疮毒、痈肿及蛇蝎毒。

毛茛

【释名】毛建草、水茛、毛堇、天灸、自灸、猴蒜。

【集解】[时珍说低洼潮湿的地方有很多。春天生苗,高的有尺余。一枝三叶,叶有三尖及细小的缺口。四五月份开小黄花,非常鲜艳。结的果实形状像要绽青的桑椹。葛洪说:菜中有水茛,叶圆而且光亮,生长在水旁,蟹常吃它。有大毒。人若误吃了它,会中毒抽搐而死。

叶、子

【气味】味辛,性温,有毒。

【主治】恶疮痈肿,疼痛未溃,捣叶敷。和姜捣后涂腹,可破血冷。

荨麻

【集解】[时珍说川黔两地到处都有生长。其茎上有刺,高二三尺。叶似花桑,有青紫两色,上面有可怕的毛毛刺,碰到就像被蜂蜇咬了一般,用人尿毛茛洗患处可解。有花无果实,凌冬不凋谢。揉搓后投入水中,鱼吃了全都会死亡。

【气味】味辛、苦,性寒,有大毒。

【主治】蛇毒,捣汁涂。风疹初起,以此点,一夜就好。

格注目

【集解】[恭说出产于齐鲁山的沼泽中。叶似蕨,根呈紫色,像紫草根。一株有二三寸左右。二八月采根,五六月采苗。晒干用。

【气味】味辛、苦,性温,有大毒。

【主治】主治蛊疰引起的各种疼痛。

海芋

【释名】海芋也称观音莲、羞天草、天荷、隔河仙。

【集解】[时珍说生长在蜀中,现在到处都有。春天生苗,高四五尺。大叶如芋叶而且有干。夏秋间抽出花茎,开的花像一瓣莲花,碧色。花中有蕊,长成穗状,如观音在圆光中的形状。方士说:可以把铜铁变为金。其根似芋魁,大的如升碗,长六七寸,属野芋那一类。《庚辛玉册》里说,羞天草,是阴草。长在江广深谷水涧的旁边。其叶子很大,可以遮雨。叶背呈紫色,花如莲花。根、叶都有大毒。

【气味】味辛,有大毒。

【主治】疟瘴毒肿风癞。

钩吻

【释名】又叫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集解】[时珍说叶圆而且光滑。春夏的嫩苗毒性特别大,秋冬枯死后稍有减弱。五六月开花似榉柳花,几十朵一起成穗状。长在岭南的花为黄色,长在滇南的花为红色。以前天姥曾对黄帝说“黄精益寿,钩吻杀人”,就是指的这种植物。

【气味】味辛,性温,有大毒。

【主治】主金疮乳滞,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蛊毒。破肿积,除脚膝痹痛,四肢痉挛,恶疮疥虫,杀鸟兽。捣汁入膏,不入汤饮。主喉痹咽塞。

【发明】[藏器说吃了钩吻的叶子,喝冷水立即就会死亡,冷水能使其毒性发作。被毒死的人,悬吊于树上,汁液滴在地上生出菌子,收采它并取名为菌药,比钩吻的毒性更烈。[时珍说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胡蔓草出产于两广,广人有被负债逼急时,常常吃此草而死以欺骗别人。用急水吞立即就会死亡,慢水吞,死得慢些。有的人抓毒蛇来杀死,用钩吻覆盖,浇水长出菌,制成毒药害人。葛洪《肘后方》载,凡是中了野葛毒者,口不能张开,拿打通的大竹筒,用头支撑其两肋和脐中,灌冷水入筒中,换几次水,一会儿口就会张开,以便喂下药物解救他。只有多饮甘草汁、人屎汁,杀白鸭或白鹅,取其沥血入口中;或用羊血灌入口中才可解毒。《岭南卫生方》说:菟丝子当时用未孵成小鸡的鸡蛋研烂,和着麻油灌入,吐出毒物后尚能生存,稍延迟就会死亡。

菟丝子

【释名】也称菟缕、菟累、菟芦、菟丘、赤网、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颂说孙炎解释《尔雅》说,唐、蒙、女萝、菟丝,为一物四名。毛苌说,女萝,即菟丝。[时珍说《毛诗》注,女萝即菟丝。菟丝一名松萝。陆佃说,在木上为女萝,在草上为菟丝。

【集解】[别录说菟丝子生于朝鲜川泽田野,蔓延于草木之上。九月采实,曝干。色黄而细者为赤网,色浅而大者为菟丝。功用并同。[颂说今近道也有,以冤句出产者为胜。夏生苗,初如细丝,遍地不能自起。区别草梗则缠绕而生,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时珍说宁献王《庚辛玉册》载,火焰草即菟丝子,为阳草。多生荒园古道。其子入地,初生有根,攀附到草木时,其根自断。无叶有花,白色微红,香气袭人。结实如秕豆而细,色黄,生于梗上尤佳,惟怀孟林中多有,入药更良。

【气味】味辛、甘,性平,无毒。

【主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枯燥渴,寒血为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热衷。久服去面斑,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补肝脏风虚。

【附方】1.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2.白浊遗精(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有遗沥,小便白浊,梦中泄精)。用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茯菟丸”。3.小便淋漓。用菟丝子煮汁饮服。4.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心慌)。用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盐汤送下。5.腰膝疼痛(顽麻无力)。用菟丝子(洗过)一两、牛膝一两,酒泡过,取出晾干,研为末,将原酒煮糊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6.肝伤目暗。用菟丝子三两,泡酒中三天,取出晾干,研为末,以鸡蛋白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7.身、面突然浮肿。用菟丝子一升,在酒五升中浸泡两三夜,每饮一升。一天三次,肿不消,继续服药。8.癣疮。用菟丝子炒过,研为末,加油调匀敷疮上。9.痔疮。用菟丝子熬成黄黑包,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

五味子

【释名】也称玄及、会及。[恭说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为五味也。

【集解】[颂说今河东、陕西州郡最多,杭、越间也有。春初生苗,引赤蔓于高木,长六七尺。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似莲花。七月结实,丛生于茎端,如豌豆许大,生时青色,熟则红紫,入药生曝不去子。

【修治】[敩说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时至申时,以浆浸一宿,焙干用。[时珍说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

【气味】味酸,性温,无毒。[时珍说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五味子

【主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明目,暖水脏,壮筋骨,治风消食,反胃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治喘咳燥嗽,壮大镇阳。

【发明】[成无己说肺欲收,急食酸以收敛。芍药、五味之酸,收逆气而安肺。[杲说收肺气,补气不足,主升。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宜此与干姜同治。五味子收肺气,乃火热必用之药,故治咳嗽以它为君。但有外邪者不可立刻施用,恐闭其邪气,必先发散而后用它为好。有痰者,以半夏为佐;喘者,阿胶为佐。[思邈说五六月宜常服五味子汤,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方法:以五味子一大合,木臼捣细,放瓷瓶中,以百沸汤浸泡,加少许蜜,封好,置火边良久,汤成可饮。[元素说孙真人《千金月令》说,五月常服五味,以补五脏之气。夏月,困乏无力,无气以动。与黄芪、人参、麦门冬,少加黄檗,煎汤服。使人精神顿加,两足筋力涌出。

【附方】1.久咳肺胀。五味子二两,粟壳白饧炒过半两,研末,制白饧丸弹子大,每日一丸。2.久咳不止。五味子五钱,甘草一钱半,五倍子、风化消各二钱,研末,干噙。又一:五味子一两,真茶四钱,晒干研末。以甘草五钱煎膏,制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沸汤下,数日即愈。3.咳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研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4.阳事不起。新五味子一斤,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猪鱼蒜醋。尽一剂,即可。

寒莓(蓬蘽)

【释名】也称覆盆、陵蘽、阴蘽、割田藨。

【集解】[藏器说它有三种,四月成熟,形状像覆盆子而且味甜美的那种才是药材。[时珍说此类共有五种,一种藤蔓繁衍,茎有倒刺,逐节生叶,叶子大小如手掌,形状类似小葵,叶子正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白色,厚而有毛,六七月份开小白花,就蒂结果实,三四十颗成一簇,成熟后呈暗淡的紫色,微有黑毛,形状像成熟的桑椹但要扁一些,到冬月苗叶不凋落的,俗名叫割田藨,就是本草里所述的寒莓。

一种蔓小于寒莓,也有钩刺,一枝上有五叶,叶子小而且正、背面都是青色,光滑、薄而且无毛。开白花,四五月结果实,子也比寒莓小而且稀疏。生时寒莓呈青黄色,成熟时呈乌赤色,到冬月苗凋落的,俗名叫插田藨,是本草里所述的覆盆子。一种藤蔓比寒莓小,一枝上长三叶,叶子正面为青色,在四月成熟,颜色红得像樱桃,俗名为耨田藨。一种长得像树,树高四五尺,叶子像樱桃叶但要狭长一些,四月份开小白花,结的果实与覆盆子一样,但颜色红得不同,俗名也叫藨,就是《尔雅》里所说的山莓,或陈藏器本草所述的悬钩子。一种就地生蔓,长数寸,开黄花,结的果实像覆盆子,颜色鲜红,但不可以吃,是本草所说的蛇蟒。

【气味】味酸,性平,无毒。

【主治】主安五脏,益精气,增强体魄。长期服用能使人年轻不老。另可治疗严重的中风、身热大惊。养益颜色,长发,使人耐寒湿。

覆盆子

【释名】也称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

【集解】[藏器说佛说苏密拿花点灯,说的正是这种花。[宗说到处都有生长,秦州、永兴、华州特别多。长条,四五月份变红成熟,山中人及时采来卖。其味酸甜,外形像荔枝,大小如樱桃,软红可爱。过于成熟就会在枝条上腐烂生蛆,吃后多热。有五六分成熟就可以采收,在烈日下曝晒干。今人取汁煎成果。采时不要着水,否则经不起煎。

【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益气轻身,令头发不白。补虚,强阴健阳,悦泽肌肤,安和五脏,温中益力。治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男子肾精虚竭,每天用水服三钱。女子吃它,可治不孕。使人颜色变好。榨成汁涂头发,不会变白。益肾,缩小便。取汁同少许蜜糖煎成稀膏点服,治疗肺气虚寒。

叶〔气味〕味微酸、咸,性平,无毒。〔主治〕绞取汁滴在眼里,去肿赤,明目止泪,收湿气。〔发明〕[颂说按照崔元亮的《海上集验方》里记载,治眼睛昏暗看不见东西、冷泪常流不止,及青光眼、天行目暗等病,取西国草,又叫覆盆子。在烈日下曝晒干,捣细,用薄棉裹起,用乳汁浸出,如人行八九里左右,点入眼中,立即仰卧,不超过三四日,看东西像少年的眼睛一样清楚。禁酒、面、油物。[时珍说按照洪迈的《夷坚志》里记载,潭州赵太尉的母亲得了烂弦疳眼病二十年,有一老妇说:你眼中有虫,我帮你除掉它。她便进山里去采来覆盆子叶,咀嚼留汁入筒中,又用皂纱蒙上眼睛,滴汁覆盆子入眼中,眼病就治好了。后来多次用来治人病都很灵验。覆盆子的叶子,是治疗眼病的好药材。

根〔主治〕主痘后白内障或伤后疤痕,取根洗捣,澄粉晒干,和少许蜜糖,点入眼中,每天二三次自然可消散。百日内易治,久了就难以治疗。

【附方】阳事不起。取覆盆子,用酒浸泡后焙干,再研为末。每天早晨用酒服三钱。

悬钩子悬钩子

【释名】也称沿钩子、木莓、山莓、树莓。

【集解】[藏器说生长在江淮林泽之间。茎上有刺。其果子如莓,酸美,人们常吃它。[机说悬钩枝梗柔软有刺,很像金樱。四五月份结果实像覆盆子。采摘时蒂中实而味酸;覆盆却是蒂脱而且中虚,味甘甜。[时珍说悬钩子属树生,高四五尺,其茎白色有倒刺。其叶有细齿,青色无毛,背后淡青,很像樱桃叶但要狭长些。又像地棠花叶,四月开小白花。结红色果实,味道酸美好吃。

【气味】味酸,性平,无毒。

【主治】主醒酒,止渴,除痰,去酒毒。捣成汁服,解射工、沙虱毒。

茎烧研水服,主治喉塞不适。

根、皮〔气味〕味苦,性平,无毒。治宫内死胎不下,破血,妇使君子人赤白带、久患腹泻、脓血腹痛。杀虫毒、卒下血,煮浓汁喝。

使君子

【释名】也称留求子。[志说民间传说潘州的使君治疗小儿的病常是使用这种药,后来医家用他的名号称此药为使君子。

【集解】[志说它形状如栀子,棱瓣深而两头尖,像诃梨勒但轻些。[颂说现在岭南各州郡都有,生长在山野中和水边。其茎作藤,如手指大小。其叶如两个指头,长二寸。三月开花,淡红色,久了就变为深红,有五瓣。七八月结像拇指大的果子,长一寸左右,类似栀子但有五棱,其壳为青黑色。里面有白色核仁,七月份采摘,其核仁的味道如同椰子,甘美可口。[时珍说原产于海南、交趾,现在闽的绍武,蜀的眉州,都有栽种,也容易栽活。其藤如葛,绕树而上。叶青如五加叶。五月开花,一簇一二十葩,红色,轻盈如海棠。其果实长一寸左右,五瓣合成,有棱,初时呈淡黄色,老了就呈紫黑色。其中间的核仁长如榧子仁,色味又如栗。久了就呈油墨色,不可以食用。

【气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小儿心、肺、肝、肾疳病,小便白浊。杀虫,疗腹泻痢疾,健脾,除虚热。治小儿百病,疮癣。

【发明】[时珍说凡是杀虫药,多数是味辛、性平,只有使君子和榧子,味甜而且能杀虫,与其他不同。凡是大人小儿得了虫病,在每月上旬,早晨空腹吃使君子仁数枚,或用壳煎汤咽下,次日虫都被杀死而被排出体外。有的认为,七颗生吃、七颗煨热吃,效果也很好。服药期间忌饮热茶,犯了禁忌就会得腹泻。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收敛虚热而止腹泻痢疾,为治疗小儿各种病的要药。

【附方】1.小儿脾疳。用使君子、芦荟,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小儿痞块(腹大,肌瘦面黄,渐成疳疾)。用使君子仁三钱、木鳖子仁五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龙眼大。每取一丸,放入一个破了顶的鸡蛋中,饭上蒸熟,空心服。3.蛔虫病。用使君子仁为末,五更时以米汤调服一钱。4.小儿虚肿(头面、阴囊都有浮肿)。用使君子一两,去壳,加蜜五钱炙药,研细。每服一钱,饭后服,米汤送下。5.虫牙疼痛。用使君子煎汤频漱。

木鳖子

【释名】也称木蟹。[志说其核如鳖、蟹状,故名。

【集解】[志说产于朗州及南中,今湖广各州都有生长。[颂说春天生苗,作藤生。叶子有五桠,形状像山药,青色正面光滑。四月开黄花,六月结果实。生时为青色,成熟后为红黄色,肉上有软刺。每一个果实有三四十枚核,其形状扁得像鳖,八九月采摘。岭南人常采摘嫩果木鳖子实及苗叶当作食物,蒸来吃。[宗说木鳖子蔓生,一年一枯,但根不会死,到春天就长出苗叶像葡萄。其子一头尖的为雄。凡是种植时必须雌雄相配合,用麻线固定。生长后,则要去除雄的方才结果。[时珍说木鳖核形状扁,大小如围棋子,其核仁为青绿色。仁

【气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骨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肉,止腰痛,除粉刺。另治妇人乳痈、肛门肿痛。用醋按摩,消肿。治慢性消化不良,利大肠、腹泻痢疾、痔疳结核。

【发明】[机说按照刘绩《霏雪录》里所说,木鳖子有毒,不可以吃。以前蓟门一人有两个儿子,乱吃东西成痞块。他们的父亲得到一个药方,用木鳖子煮猪肉来吃,其小儿当夜就死了,大儿子第二天也亡。友人马文诚的书也载有此方法,因此,要以此为戒。[时珍说南方人常采摘其苗及嫩果实来吃,无恙,是因为毒未显示出来。古人发生死亡情况或者是与猪肉不相适应,或者是违犯了其他禁忌,不可以完全归咎于木鳖。

【附方】1.酒疸脾黄。用木鳖子磨醋服一二碗,有腹泻即见效。2.脚气肿痛。用木鳖子仁,先切开。麸炒过,再切碎重炒,去油至尽,每两加厚桂半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发汗即愈。3.阴疝偏坠。用木鳖子一个,磨醋调黄檗、芙蓉两药细末,涂敷患处。4.腹中痞块。用木鳖子仁五两,分别放入切开的两副猪肾中,煨熟,捣烂,再加黄连末三钱,与蒸饼一起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5.肛门痔痛。用木鳖仁三枚,捣成泥,倒入百沸汤一碗,趁热先熏后洗。每日三次。6.多年瘰疬。用木鳖仁二个,去油,研细,加鸡蛋白,蒸熟于饭后服下。每日一服,半月见效。7.小儿丹瘤。用木鳖子仁研成泥,调醋敷患处,一日用药三五次,有效。8.风牙肿痛。用木鳖子仁磨醋涂搽。

牵牛子

【释名】也称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

【集解】[颂说处处都有生长。二月播种,三月长苗,作藤蔓,绕篱墙,高的有二三丈。其叶青色,有三尖角。七月开花,微红,带碧色,像鼓子花但要大些。八月结果实,外面有白皮包里成球状,每只球内有子四五枚,大小如荞麦,有三棱。有黑白二种,九月份收摘。[时珍说牵牛有黑白二种,黑的处处都有,多为野生。其藤蔓有白毛,折断后有白汁。叶子有三尖,如枫叶。花不作瓣,像旋花但大些。其果实有蒂包裹着,生时呈青色,干枯时泛白色。其核与棠棣子核一样,但颜色为深黑色。白的多是人工栽种,其藤蔓微红无毛,有柔刺,弄断它有浓汁。叶子圆形,有斜尖,如同山药的茎叶。其花比黑牵牵牛子牛花小,浅碧带红色。其果实和蒂有一寸左右长,生时呈青色干枯时呈白色。其核为白色,人们也采摘嫩果实和蜜糖煎制成果品来吃,因其蒂像茄子,又称为天茄。

【气味】味苦,性寒,有毒。

【主治】主下气,治下肢水肿,除风毒和一切气壅滞。治腹部痈胀而有气块,利大小便。另可治腰痛,排体内毒性产物。和山茱萸一起服,去虚肿。除气分湿热、三焦壅结。祛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达命门。

【附方】1.三焦壅塞。指胸膈不快、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利膈丸:皂荚酥炙二两,研末,生姜自然汁煮糊,制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下。2.一切积气。宿食不消。黑牵牛头研末四两,用萝卜剜空,把末装进,用纸封好蒸熟,取出后加入白豆蔻末一两,制丸梧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汤下。3.大便不通。用牵牛子半生半熟,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又方:加大黄等分。又方:加生槟榔等分。4.水蛊胀满。用白牵牛、黑牵牛各取头末二钱,大麦面四两,和成烧饼,临睡时烙熟食下,以茶送服。降气为验。5.水肿尿涩。用牵牛研末,每服一匙,以小便通利为度。6.脚肿。用牵牛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汤送下。服药至小便通利为止。7.小儿肿病,大小便不利。用黑牵牛、白牵牛各二两,炒取头末,加水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萝卜煎汤送下。8.风热赤眼。用白牵牛末,加葱白同煮,研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葱汤送下,服毕,睡半时。9.脸上粉刺。用黑牵牛末,调入面脂药中,每日洗搽脸部。10.一切痈疽,无名肿毒。用黑白牵牛各一盒,布包捶碎,加好醋一碗,熬至八成,露一宿,次日五更温服。以大便出脓血为妙。此方名“济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