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七卷草部7(1 / 3)

第七卷草部7

菖蒲

【释名】也称昌阳、尧韭、水剑草。

【集解】[颂说到处都有生长,春天长青叶,长一二尺左右,其叶心有脊,形状像剑。一根旁边引出三四根,旁根的节更密,一寸长就不少于九节,也有十二个节的。刚采摘时虚软,晒干后才变坚实。折断月移栽更容易成活,这叫石菖蒲,可以治各种心痛病。

根〔气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耳聋。长吃使人年轻,不健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主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做浴汤。治耳鸣头昏泪下,鬼气,杀诸虫,恶疮疥瘙。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冷。又治中风癫痫。捣成汁能解巴豆、大戟毒。〔发明〕开国之初,周颠仙看见太高祖皇帝经常喝菖蒲泡的水。问其中的原因,他说吃了它不会得有腹痛的病。太高祖皇帝在御制碑中曾记载了这事。菖蒲气温,味辛,是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的药。心气不足的人用它,虚则补其根本。肝苦急用辛来补治它就是了。《道藏经》中有《菖蒲传》一卷,上说,菖蒲,水草中的精英,神仙般的灵丹妙药。方法是:采摘紧小似鱼鳞的那种一斤,用清水和淘米水各泡一夜,刮去皮后切开,晒干后捣碎筛选,用糯米粥和匀,再放入蜜糖搅拦,制成如梧子大的药丸,用稀葛袋装,置风口处风干。每日服三十丸,睡前再服三十丸。其药以五德配五行,叶青、花赤、节白、心黄、根黑。能治一切风症、手足顽固性麻痹,瘫痪手足不遂,肝、脾、肾、心、肺劳伤,补血补脑,坚骨髓,长精神,润五脏六腑,开胃口,和血脉,益口齿,明耳目,除肠虫。妇人带下,产后血晕,并且要用酒服。如果能够长期服用,能使白发变黑,牙齿落了再生。河内叶敬的母亲中风,服菖蒲一年病就好了。寇天师求道,服用几年后成仙,其庙前长的菖蒲,至今仍然茂盛。郑鱼、曾原等人,都是服用了菖蒲而得道。据葛洪《抱朴子》中说,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身上长毛,冬天袒胸露臂而不寒冷,日记万言。商丘子不娶,只食菖蒲根,不饿不老,不知所终岁月。《神仙传》说,咸阳王典吃菖蒲得到长生。安期生采一寸九节菖蒲服后,成仙而去。传说,石菖蒲放置一盆于茶几上,夜晚看书则收油灯烟,以免伤害眼睛,取其叶尖露水洗眼,能增强视力,久了能在白天看见星星。或放置于屋外,次日早晨用酒服尤妙。苏东坡说,凡草生石上,必须用少量的土覆盖其根,只有石菖蒲洗去泥土,渍以清水,放置于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节叶坚决,根须联络,苍然于几案间,久更可喜。其延年治病的功效,非昌阳可比拟。

叶〔主治〕洗疥疮、大风疥。

【附方】1.癫痫风疾。用菖蒲捣成末,以猪心一个剖开,砂罐煮汤。调服三钱。2.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3.鼓胀(食积、气积、血积)。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水送下。4.肺损吐血。用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送下。一天服一次。5.赤白带下。用石菖蒲、破故纸等分、共炒为末。每服二钱,以菖蒲泡酒调服。一天服一次。6.产后流血不止。用菖蒲一两半,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去渣,分三次服。饭前温服。7.病后耳聋。用菖蒲汁滴耳中。8.眼长挑针。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9.痈疽。用生菖蒲捣烂贴疮上。如疮干燥,则以菖蒲研末,加水调匀涂搽。10.热毒湿疮(遍身生疮,痛而不痒,粘着衣被,不能安睡)。用菖蒲三斗,晒干,研为末,撒床上,令病人裸卧,遍体着药,再盖衣被,既不粘衣,又可得睡,其疮如失。

香蒲、蒲黄

【释名】也称甘蒲、醮石。花上黄粉名蒲黄。

【集解】[颂说处处都有生长。春初生嫩叶,出水时呈红白色,毛茸茸的样子。取它的中心种入地长成白蒻,大如匕柄的用来生吃,甜脆。又可醋浸,就像吃笋那样,很美。《周礼》里称为蒲菹。现在也有人吃香蒲。至夏天从丛叶中抽出花梗,花梗在顶端,像武士的棒杵,故民间称它为蒲槌。花中蕊屑细如金粉的,称为蒲黄。当欲开时,便采取它。市民用蜜理后当作果品来卖。[时珍说蒲丛生在水边,似莞但狭小,有脊但柔软,二三月生苗,采其嫩根,煮后再腌制,过一夜可吃。也可以炊吃、蒸吃及晒干磨粉做成饼吃。《诗》里说:“其蔌伊何?惟笋及蒲”。八九月收叶作为席,也香蒲、蒲黄可以当作扇子,软滑而且温暖。江南还有一种青茅,又名三脊茅,其形状像香蒲,以前的人进献给宗庙用来过滤酒。

一名蒲笋〔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固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生吃,止消渴,去热燥,利小便,补中益气,和血脉。捣成汁服,治孕妇劳热烦躁,胎动下血。

蒲黄〔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淤血。长期服用能轻身强壮体魄,延年益寿。治便血、鼻血、吐血、尿血等各种血症。又可止女子月经过多、月经不调、血气心腹痛、孕妇流血或流产。排脓,消疮痔游风肿毒,下乳汁,止泄精,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发明〕[宗奭说蒲黄,汴人初得到,除去滓,用水调和成膏,劈成块,吃了它能解心脏虚热,小儿特别喜欢吃它。过一个月后药就干枯了,色味都变淡,必须用糖水调和,不可以多吃,让人泄痢。

【附方】1.妒乳乳痈。蒲黄草根捣糊敷,并煎汁服。2.热毒下痢。蒲根二两,粟米二合,水煎服,一日二次。3.舌胀满口。用手蘸蒲黄的粉末捏它,或者加点干姜粉末更好。也治重舌,语言不清。4.肺热鼻血。蒲黄、青黛各一钱,新汲水服。5.吐血唾血。蒲黄末二两,每日温酒或冷水服三钱。6.肠痔出血。蒲黄末方寸匕,水服,每日三次。7.胎动欲产(日月未足者)。蒲黄二钱,井华水服。8.产妇催生。蒲黄、地龙洗焙,陈橘皮等分,研末。以新汲水煎服。9.关节疼痛。取蒲黄八两,熟附子一两,捣为末,每次服一钱,凉水服下。

苦草

【集解】[时珍说生湖泽中,长二三尺,状如茅、蒲。

【主治】妇人白带,煎汤服。主嗜干茶,面黄无力。研末,和炒芝麻不时干嚼。

【释名】也称水花、水

【集解】[弘景说此是水中的大萍,不是现今的浮萍。五月开花,白色。楚王渡江所得到的,就[藏器说水萍有三种。大的叫,叶子圆形,叶宽一寸左右。小萍是沟渠里长的那[时珍说浮萍在池泽有水的地方生长很多,到春天开始生长。有的说是杨花变化而来。一叶经一夜就能生长出好几叶。叶子下面有微须,是其根。一种两面都是绿色。一种正面是青色而背面是紫色、赤如血,称为紫萍。

【气味】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常服使身体轻灵。用来沐浴,可生毛发。另主下气可治热毒、风热症、疔疮肿毒、汤火伤、风疹。捣成汁服,主治水肿,利小便。研成末,酒服二钱,治人中毒。主风湿麻痹、脚气、跌打损伤、眼红视物不清、口舌生疮、吐血鼻血、癜风丹毒。

【发明】[时珍说浮萍,其性轻浮,入肺经,达皮肤,所以能发邪汗。民间流传宋朝东京开河,掘出一石碑,碑上有用梵书大篆体刻的诗一首,没有人能知晓。真人林灵素逐字辨别翻译,原来是一治疗中风的药方,名为去风丹。诗里写道:“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镤头上也出汗。”其方法是:把紫色浮萍晒干,捣成细粉末,和蜜糖一起炼成弹子大小的丹丸。每次服一粒,用豆淋酒化下,治左瘫右痪、三十六种风、偏正头风、口眼歪斜、一切无名风及脚气、跌打折伤,及胎孕有伤。服用百粒以上,可完全康复。此药方后人改名为紫萍一粒丹。

【附方】1.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屑半钱、钓藤钩几个,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以出汗为度。2.消渴。喝水甚多。用浮萍捣汁服。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加入乳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空心服二十丸。痛三年者,服药数日可愈。3.水肿,小便不利。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4.吐血。用紫背浮萍(焙)半两、黄芪(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调下。5.中水毒病(手足指冷至膝肘)。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6.脱肛。用紫背浮萍为末,干敷患处。此方名

“水圣散”。7.风热隐疹。用浮萍(蒸过,焙干)、牛蒡子(酒煮,晒干,炒)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至二钱,薄荷送下。一天服二次。8.风热丹毒。用浮萍捣汁涂搽。9.汗斑癜风。夏季收紫背浮萍晒干,每以四两煎水洗浴,并以萍直接搽抹。水中加汉防己二钱亦可。10.大风疠疾。春末采浮萍草,淘三五次,窨三五日,焙为末。避日光收存。每服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忌食猪肉。又方:用浮萍日干为末,入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同时以浮萍煎汤洗浴。11.毒肿初起。用浮萍捣烂敷患处。12.烧烟去蚊。夏季取浮萍阴干烧成灰,可将蚊虫熏去。

【释名】也田字草称菜、四叶菜、田字草。

【集解】[弘景说五月开花,白色,不是沟渠中所生长的萍。[恭说萍有三种,大的叫,其次的叫荇,叶子都相似为圆形。小的就是水上的浮萍。[藏器说叶圆形,宽一寸左右,叶下有一点如水沫。《尔雅》里道,大的叫苹。陆玑注释说,又粗又大的称为可以糁蒸来吃,还可用苦酒淹它按酒。李时珍说:是四叶菜。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其叶大,正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有细纹,很像马蹄决明的叶子。四叶合成,中折十字。夏秋天开小白花,故称为白。

其叶攒簇如萍,故《尔雅》里称大的为。《吕氏春秋》里说,美妙菜肴中,有昆仑的,指的就是这种。[时珍说叶径一两寸,有一缺口而且形圆如马蹄的,是莼。像莼但稍长的,是。其花黄白二色都有。叶径四五寸,如小荷叶而且开黄花,结的果实像小角黍的,是萍蓬草。楚王所得的萍实,是这种萍的果实。四叶合成一叶,像田字形状的,是。如此分别,非常明了。还有,项氏说白生长在水中,青

生长在陆地。按现今的田字草看,有水、陆二种。陆地上的多生长在稻田沮沼的地方,其叶四片合一,与白一样,但茎生长在地面上,高三四寸,不可以吃。

有人取以煅硫结砂煮汞,称为水田翁。项氏所说的青,大概就是指这

种。

【气味】味甘,性寒、滑,无毒。

【主治】主暴热,下水气,利小便。捣烂涂热疮有效。捣成汁喝,治蛇伤毒入体内。曝晒干,与栝楼等分制成粉末,人乳和匀制成丹丸服,止消渴。

萍蓬草

【释名】也称水粟、水栗子。

【集解】[藏器说生长在南方池泽中。叶大似荇。花也呈黄色,未开时形状像袋。其根像藕,饥年可以充当粮食。[时珍说萍蓬草,三月出水,茎大如指。叶子像荇叶但大些,径四五寸,开初时像荷叶,六七月开黄花。结的果实像角黍,长二寸左右,内有细子一包,如罂粟。农夫采摘,洗擦后去皮曝蒸,捣碎取米可以做成粥饭吃。其根大如栗,似鸡头块根,有藕香栗子味。

子〔气味〕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主助脾厚肠,令人不饥。

根〔气味〕味甘,性寒,无毒。〔主治〕煮食补虚劳、增强体萍蓬草力,厚肠胃,久食不饥。

莕菜

【释名】也称凫葵、水葵、水镜草、靥子菜、金莲子、接余。

【集解】[颂说湖池水泽之处都有生长。叶子像莼但茎涩,根很长,花呈黄色。郭璞注《尔雅》道:丛生在水中。圆形叶长在茎端,长短随水的深浅而变。陆玑在《诗疏》里道:荇,茎白色而且叶子呈紫赤色,正圆,径寸余长,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上青下白,可以按酒。用苦酒浸其白色的茎,肥美。[时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