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47章 读《资治通鉴》:三家分晋与曲沃代翼(1 / 2)

一、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末期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晋国由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进而成为独立诸侯国,这一事件通常被视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

1. 晋国的政治变迁:晋国原本是春秋五霸之一,国力强盛。但由于内部权力斗争,特别是晋国六卿(智、赵、韩、魏、范、中行)之间的斗争,导致国家权力逐渐下落到几个大夫家族手中。

2. 晋国六卿的兴衰:晋国六卿原本由十一个家族轮流执政,后来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和兼并,最终剩下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家。

3. 晋阳之战:晋阳之战是三家分晋的导火索之一。智氏家族首领智伯瑶要求韩、赵、魏三家各献出封邑以增强晋国国力,但赵氏拒绝,导致智氏与赵氏之间的冲突。最终,赵氏联合韩氏和魏氏攻灭了智氏。

4. 周天子的册封:在晋国国君权力衰弱的背景下,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了魏斯、赵籍、韩虔三家为诸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他们瓜分晋国行为的官方认可。

5. 三家分晋的完成:经过长期的斗争和瓜分,最终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而到了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被废为庶民,晋国彻底灭亡。

6. 历史意义:三家分晋不仅是晋国历史的结束,也是春秋时期的结束和战国时期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兴起。这一事件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揭开了战国七雄争霸的序幕。

7. 晋国国君的最终命运: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在位时,韩、赵、魏三家已具诸侯地位。晋静公在位第二年被废为庶民。

二、曲沃代翼

“曲沃代翼”是春秋时期晋国一次重大内乱,它不仅是晋国政权更迭的转折点,也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1. 事件背景:晋国在晋文侯的领导下崛起成为山西地区的强国,但晋文侯去世后,其弟姬成师(曲沃桓叔)被封于曲沃,随着时间的推移,曲沃一脉逐渐壮大,并有了取代晋国大宗(翼城一脉)的野心。

2. 内战过程:从公元前745年开始,曲沃桓叔被封在曲沃,这一代晋国的内乱持续了约七十年。期间,曲沃一脉与晋国国君一脉(大宗)之间发生了多次冲突和战争,导致多名晋国国君被杀或流亡。

3. 关键人物:曲沃武公(晋武公)是曲沃桓叔的孙子,他在位期间最终攻灭了晋侯缗,用贿赂的方式获得了周天子的承认,从而正式成为晋国国君。

4. 政权更迭:曲沃代翼导致了晋国政权从大宗(翼城一脉)转移到小宗(曲沃一脉),这一转变不仅是晋国内政的巨变,也象征着春秋时期诸侯国力量对比的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