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 6章 大山里的狼群(1 / 3)

我父亲骑着毛驴,赶紧往前跑。卖驴人能告伪军,卖草料的人,日本人问起,也肯定会说。前三天,东躲西藏,不是绕村走,就是转圈走,睡在麦田里,走在田埂上,觉得躲过危险了,才敢骑上毛驴,从小路上走。路程跑了不少,与目的地的距离并没拉近,三天时间才跑出县界,就能说明。

凭着在排里当通信员的经验,我父亲基本方向弄不错,知道要到太原,必须爬山,爬过大山,就是太原。

山,成了我父亲的希望、目标、方向。

毛驴可能是吃饱了、睡好了,精神抖擞,让我父亲感到骑得不是毛驴,骑得是秦琼秦叔宝卖得那头良驹。

人逢喜事精神爽!对于三天三夜流浪在田野里的我父亲,吃饱喝足同样精神倍爽,奔跑了一段,他从驴背上跳下来,让驴拖着他跑,速度又加快了不少。

磨镰不误割草功,休息好也是跑得更快更远的助力。会休息才会更好的工作,指导员的话,我父亲似乎今天才得到验证。天黑以前,终于赶到山脚下,我父亲决定住一晚,第二天进山。

山下有座小村庄,按我父亲的概念,这不能算村庄,就几户人家,与街头摆地摊的差不多,只不过他是接待过路的客人,用几间破石头房子挣钱。

这里没有缉拿我父亲的告示,他也就大着胆子到一家门前,说想借宿。

说借宿,是几家都没打出招牌,招揽客人住宿。父亲也是半个江湖人,知道他们这样做,是避免让日本人和土匪惦记,若是亮出牌子,或交税,或交保护费,甚或两个都得交。当然,不挂牌子,日本鬼子和土匪也会抢,但不会常来抢,不值得。

几户人家,住在山脚下、马路边,不是做生意,鬼都不信。

我父亲没有换装,还是女人,住下了。

主家客气地端来热水、送来热饭、泡上热茶,给毛驴添上草料,还装满料袋。反正有一块大洋顶着,主家不慌,尽量多提供些服务,少退些银两。我父亲拿出一块大洋,也是想换些碎银子,老百姓都认这个。汪伪政权发行的中储券,日本人占领区也不好使,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还不如晋察冀银行发行的边币。战时黄金盛世古董,一点不假。一路上,我父亲要和老百姓打交道,换些碎银更方便。没时间去钱庄,让主家找零,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家只有两个人,主家和一个略显痴傻的儿子,我父亲掏出大洋给主家时,痴傻儿子眼睛亮了一下,就低下了头。他要不低头,我父亲还不怀疑他,就这一低头,我父亲觉得不对,多留了个心眼。

敢在刀尖上舔血,去参加八路军,最基本的警惕性必须具备,跟着马武式也锻炼了他的眼力劲,看人一般还是很准的。加上日本人的追杀令,和这几天与日伪军周旋,也算得上斗智斗勇。特别是生死一线,提升了他对敌人的敏锐感觉,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句话,会让他立马判断出是否有危险。

主家痴傻儿子的眼神,告诉我父亲今晚必有事,他吃饱喝足,门一关,便赶紧从石头房侧面打洞。因为,侧面原来是个门,后来被堵上了,只要撬开一块石头,其它石头就好拿下来。

房里没有工具,我父亲把炕缘折下来,把碗摔破,用碗片把石头缝扣大,再慢慢用炕沿去撬。他不敢砸,弄出声音来,一切计划就泡汤了。

一会儿功夫,就把石头撬活了,再一会儿,第一块石头被他拿下来,接着就是两块、三块……

足够一个人出来,还较稳固,我父亲便钻出来,前后用了不到半个钟头。

出来是牲口圈,槽上拴得就是我父亲的毛驴。他没着急走,他要听听这父子俩在干什么,临走得把自己的大洋给拿回来。

主家的灯还亮着,我父亲悄悄潜入窗户下,仔细听,传来两个人的声音。

“一郎阁下,咱们在这儿能逮住杀害鸠山樱花小姐的罪犯吗?”那个看上去像主家的人问。

“我是来中国发财的,不是来送脑袋的,让那些傻子们去剖腹去吧!后半夜我们就动手,干掉那个女人,银币就是我们的了,跟着我,不会亏待你!”那个装疯卖傻的家伙哪还有一点痴傻的样子,每个字都带着残暴和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