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三、守法(1 / 1)

依佛法而言,守法就是守持戒律。一般人听到戒律都会很害怕,以为受了佛教的戒律,就会处处受限,甚至觉得出家人才要受持戒律。其实,守戒并不是在家人或出家人的问题,只要是人都需要守法,不信佛教也要守法,难道不懂法律就能不守法吗?或是不受戒就可以不持戒律吗?其实守法才有保障,才有自由。

佛教的五戒,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假如我们到监狱作调查,会发现那些失去自由的人,都是犯了五戒!五戒的内容是指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不酒。

杀人、伤害、毁容或者是毁尸灭迹,这一类的就是犯了“杀戒”;贪污、侵占、绑票就是犯了“盗戒”;有伤风化、破坏家庭、重婚、强奸、逼良为娼,这些都是犯了“邪淫戒”;造谣、挑拨离间、毁誉、假冒商标、伪劣产品,这些都是犯了“妄语戒”。

有人说,那喝酒应该不算犯罪吧!佛教的戒律分为性戒与遮戒二种,性戒是其本身就是罪行,是社会普遍承认的罪恶,并有法规制止之,即使不制定法规,犯了未来必定受报,如杀、盗、淫、妄。遮戒则是为防止犯罪而设,如酒戒即是。有个例子可说明喝酒种下犯戒的因:有个人想喝酒而没有下酒菜,隔壁有只老母鸡跑来,他便将它捉来杀了下酒吃,这就犯了偷盗戒及杀戒,此时隔壁的女主人回来了,问他:“你有看到我的鸡吗?”他说,“没有看到。”这就是犯了妄语戒,又因为他喝了酒失去理性,见邻居女主人很漂亮,则对她非礼,而犯了淫戒。这就因喝酒,杀、盗、淫、妄都一起犯了。

佛教所指的酒,不一定是专指喝酒,所谓刺激品,使我们迷醉、迷失本性的,像迷幻药、摇头丸、吗啡、冰毒、鸦片,凡是能令人们失去理智的东西,都是属于犯了此条戒。

这个社会之所以让我们不能安心自在,是因为大家没有持五戒,才使得居息不安宁、不自由。五戒中杀生就是侵犯我们的身体及生命;偷盗就侵犯了我的财富;邪淫就是侵犯了我的名节及身体;妄语就是侵犯我的名誉及信用,饮酒就是糊里糊涂地跟别人无理乱来。所以,戒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如果人人能守戒,家庭就有规范,社会也有法制。以下略举几点说明戒的重要:

1.戒如良师,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

2.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

3.戒如城墙,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盗贼的侵袭。

4.戒如水囊,涤去我们的尘垢烦恼。

5.戒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

6.戒如宝剑,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

7.戒如璎珞,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

8.戒如船筏,度脱我们到达涅槃的彼岸。

所以,佛陀在《遗教经》中明示:大众应当尊重波罗提木叉(戒)为师。

守戒可以得长寿、财富、家庭和谐、健康、聪明、智慧、名誉及信用:假若您不杀生而放生,就会得到长寿;您不偷盗而布施,就可以得富贵;您若不邪淫而尊重大众,那么就可获得家庭和谐;您若要求名誉及信用,就要不说谎而说好话;您若要有智慧,就不可以吃刺激的东西,也不可以喝酒,身体健康,智慧就会很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