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精卫是我的偶像(1 / 1)

这一次,当我把两年多来的绘画精品拿出来卖掉,以支持艰难的抢救文化遗产的事业,心中的矛盾加剧地较量着。

并非我不够慷慨,而是这些画都是我的心灵之作。我说过,艺术是艺术家心灵的闪电。它是心中的灵性,只有偶然出现。这也是我的画数量不多和很少重复的缘故。因之,我一向十分珍视自己的画作,不肯拿它去换钱。

此时可以说,这些画不是从我手里拿出去的,是从心里拿出去的。

记得,甲申年在京津举办第一次画展时,我将自藏多年的两幅画《高江急峡》和《树之光》卖掉。虽然价钱很高,一位好友却对我说:“你不该把这两幅画卖掉!”

我承认,这句话加重了我心里的矛盾。因为我的画一如文章,无法重复,也不能重复。记得前一幅画作画时激情飞扬,溅得满身水墨,后一幅画光线之强烈竟使我自己愕然。在那次公益画展上,我心想,这样大规模卖画的事只做一次吧。

然而,事过两年,我又要义卖画作了,而且是我两年来绝大部分的心爱之作。其原因既简单又直接——我们的文化遗产仍然身处危难,破坏和消亡的速度与力度大大超过抢救的速度与力度;特别是在这个物质化和功利化的时代,人们对这种文明受损的严重性尚不清楚,故而文化遗产全面受困,为其工作的人员极其有限,经费困窘得常常一筹莫展;我一手创立的专事文化抢救和保护的基金会始终处在社会边缘,仅此一家,无人垂顾,境遇尴尬。

当我身在书房和画室,对个人的作品自然会心生爱惜;当我跋涉在广阔的乡土和田野中,必然又会对那些随处可见、一息尚存、转瞬即逝的文化遗产心急如焚。此时,个人一己的艺术得失怎能与大地文化的存亡相比?我说过,我们大地的文化犹如母亲的怀抱,我们都是在她的滋育中成长成人的。当母亲遇到危难,危在旦夕,怎么能不出手相援?卖画又算什么?

应该说,此次公益画展是一次自相矛盾和自我战胜后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我看到了自己依然站在当代文化的前沿上,很高兴自己没有退缩。

记得有人问我:“你靠卖画能救得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吗?这莫不是精卫填海?”

我说:“精卫填不了海。精卫是一种精神,一种决不退却、倾尽心力乃至生命的精神。我尊崇这种精神。它是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