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学习王国维的美育思想探析(1 / 3)

在中国美育理论发展史上,我们都将蔡元培先生视为中国美育理论的第一人,称为“美育之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实际上中国美育理论的第一人应为王国维先生。无论从时间概念上,还是从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王国维美育思想均可引领和垂范后人,并对今天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王国维是在吸收康德和席勒、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后,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了美育对人本主义教育,美育对社会改造的重要性,第一个肯定了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审美直觉主义的教育家,第一个从哲学的角度将审美能力的培养视为人类最高境界的直觉认知能力的培养。

一、美育与人本主义教育

所谓美育,就是关于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教育问题。人为什么要培养审美能力呢?王国维从教育哲学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出发,来看待审美能力培养的问题。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含义,就是塑造和培养全面的完整的人,亦即王国维所言的“完全之人”。“完全之人”应包括两个方面:健全的身体能力和完善的心灵能力。完善心灵能力,是指知、情、意三种心灵能力的完美融合。这两大方面,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智、体、美四大要素。整个近现代的教育理论,也都不过是上述理念的细末延伸,至今为盛。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谈美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与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智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智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同时他还说:“只注重智力与意志力的发展的教育,是一种非完全之教育”。由此可见,审美能力在完全之人的塑造中的重要性,缺少审美能力的人,本质上是一个残缺的人。

在人本主义的教育体系里,美育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美育培养的是人的感性快乐的能力。所谓感性快乐的能力,如前所述,就是通过对感性形式的感知从而获得心灵愉悦的能力。尽管整个近代都承认德、智、体、美四要素是支撑教育理论的四根擎天柱,但美育理念,远没有像德育和智育那样得到实质性的重视。政治家和教育家在设计教育内容时,更多关注的是有用之用的智育和德育,而忽视无用之用的美育。因而,美育在一定意义上,仅仅作为实用教育价值的点缀。不重视美育,是近代教育的主要弊端。教育的价值是以实用的价值作为其核心评价标准,“完全之人”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并未得到根本的贯穿。因此,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不重视和忽视美育也就成为必然,王国维在中国首倡美育,并强调美育的重要性,可能正是针对上述弊端而言的。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一是受到席勒的人本主义的美育思想的影响,二是受到康德的《判断力的批判》中关于人的心智的三种能力:智、情、意分析认知的影响。席勒认为,完整的人必须具备感性游戏的冲动能力。而整个近代的科学美育研究的分工分类机制,使得近代人丧失了古希腊人曾经具备的感性游戏的冲动能力,从而变成了“异化的人”。恢复古希腊人的感性游戏的冲动能力,恢复古希腊人“完全的人”的形象,乃是近代人的必需,故此提出了美育理念。康德认为,人的心灵能力,如果划分,可以分为三种能力:智、情、意。这三种能力在对外物的认知与判断上具有不同的功能。认知能力,主要是通过层层剥茧的方式,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真理性把握,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用;意志力,主要是根据主体意志的价值需求,对事物作出决定与判断,以支配主体的行为,它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用;感性的情感能力,主要是指主体通过感官对事物的形式的完满的占有与感受,并且通过这种感受获得心灵的快乐,其最终目的与实用无关,感性的情感能力就是审美能力,人的心灵的完善和全面,不应当缺乏这种能力。王国维的美育思想与这两位先哲的哲学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后者是前者的理论源泉,王国维的人本主义教育的理想蓝图正是由此生发而来。

二、美育与社会救赎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社会,导致这种积贫积弱社会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就是鸦片的侵入,鸦片,成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贫弱的象征;鸦片不仅危害了国家社会的经济,同时也损害了国民的身体素质。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晚清社会有那么多人嗜好鸦片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精神上无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研究心灵情感问题,因此王国维说,“禁鸦片根本之道,除修政治,大兴教育,以养成国民之知识与道德外,尤不可不于国民之感情加之意焉”。